中國可持續能源項目 大衛與露茜爾·派克德基金會 威廉與佛洛拉·休利特基金會 合盟 能 源 基 金 會 項目資助號G-0309-07042 昆明快速公交 BRT 系統研究 The Study on BRT System in Kunming 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 2004 年 11 月 昆明快速公交 BRT 系統研究 The Study on BRT System in Kunming 課 題 負 責 人 林 衛 課題研究人員 林 衛 高級工程師 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 唐 翀 高級工程師 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 文 杰 高級工程師 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 張旭東 高級工程師 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 計文波 助理工程師 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 高 杰 助理工程師 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 孫靜怡 副教授 昆明理工大學交通學院 趙 升 工程師 昆明同想電腦軟件公司 目 錄 執行報告 ····························· 1 (一)概述 1 (二)課題主要結論及建議 3 (三)下步工作計劃 5 一、昆明市公交專用道規劃設計規程研究 ··············· 6 (一)一般規定 6 (二)交叉口規劃設計 7 (三)路段規劃設計 7 (四)站臺規劃設計 7 二、昆明城市BRT線網規劃研究 ···················· 9 (一)快速公交(BRT )的概念和經驗 9 (二)昆明城市公交現狀及評價 10 (二)公交客流趨勢及容量 11 (三)公交骨干線網布設方案及實施 11 (四)實施性技術建議 15 三、昆明城市公交票制系統研究 ···················16 (一)昆明公交票制現狀 16 (二)昆明公交新票制技術原則 17 (三)昆明公交新票制系統技術研究 18 (四)新票制的預期效果與風險 22 (五)實施建議 23 四、昆明城市BRT保障體系研究 ····················25 (一)昆明發展BRT 的主要外部因素分析 25 (二)BRT 保障體系的框架 26 (三)BRT 保障體系的內容及原則 27 昆明快速 BRT 系統研究 執行報告 (一)概述 1996 年 , 昆 明 與 蘇 黎 世 開 展 了 公 共 交 通 規 劃 國 際技術合作,提出 “公交優先”政策。199 9 年 4 月,昆明建成首條現代公交專用道,在中國最早開始了 BRT 的實踐。 2003 年 11 月,能源基金會支持昆明市開展快速公交系統規劃研究,提供了部分項目資 金和高水平的技術咨詢,旨在繼續推動昆明最終建立快速公交 和加快實現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步伐。在為期一年的項目合 作中,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完成了昆明公交專用道設計規程研究、昆明城市 BRT線網規劃研究、昆明城市公交 票制系統研究、昆明城市 BRT 保障體系研究4 個項目,并已通過專家評審。其中的主要內容,已作為我單位的正式技 術建議提交昆明市政府,其中一些主要建議已為市政府采納, 并責成有關部門進行落實。目前,該項工作已初顯成果,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2004 年 2 月,昆明主城區交通暢通工程方案中確立了建設 BRT 系統的具體措施,并列入政府工作報告。 2. 2004 年 7 月,與昆明市公共汽車總公司共同完成現狀公交線路的查詢冊;并利用不同顏色區分各中心場站的線路,形成現狀公交網絡圖,使公交線網的識別更加簡單、清晰。 3. 2004 年 8 月,建立了 96312 號碼的“風行彩云”公交線第1頁 昆明快速 BRT 系統研究 路電話查詢服務。 4. 2004 年 9 月,結合昆畹路(規劃“井”字公交專用道的一部分)的改造建設,完成既定的第四條公交專用2.6km 的初步設計工作,預計 2005 年上半年完成建設。 5. 2004 年 10 月,昆明公交公司車輛裝配廠在新型車輛生產中,吸取了 BRT 系統要求的部分車輛設計概念,采用環保發動機;寬大車體空間和車門;較低的車輛地板高度等。 6. 2004 年 11 月,在昆明成功舉辦了國際城市可持續能源發展市長論壇,在政策層面極大推進了昆明乃至其它中國大城市 BRT 的發展。 7. 2004 年 12 月,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就“市長論壇”的主要觀點,通過媒體進行了大量宣傳,并在 2005 年昆明城市交通綜合整治工作計劃中,向政府提出了建設BRT 的近期對策和技術建議。 總體而言,本項目以技術研究為基礎,以推進昆明 BRT 建設為目標,積極發揮交通所在指導 城市交通發展方面的政府咨詢作用,在精心完成技術工作的同 時,積極通過宣傳、技術指導或建議等形式,不斷強化城市政 府和其它職能部門關于“公交優先”的交通發展理念,全面推進昆明現代 BRT 系 統的實施。 第2頁 昆明快速 BRT 系統研究 (二)課題主要結論及建議 1. 昆明從實施“公交優先”戰略以 來,建設了適合中國城市特點的,在中國標準和效率最高的 公交專用道。但與國際上先進的 BRT 相比,其容量和服務水平有巨大差距,有必要進行改善和提升,以向政府和公眾展 示“公交優先”應有的效果。 2. 現代 BRT 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只有專用道設施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車輛、線網、車站 及場站、營運調度、公交票制、乘客服務系統等方面,按現代 BRT 的標準,建設適合具體城市特點的 BRT 系統。 3. 現代 BRT 可以達到軌道交通的運力和服務水平,其建設和營運費用遠低于軌道交通,而且能 在很短時間內建成投入使用,特別適合于象昆明這樣經濟 實力有限的發展中國家城市。 4. 昆明的公交專用道需要在設施方 面進行改善,不僅要提高標準,優化設計細節,最重要的是 要以低矮硬質隔離的方式保證公交專用道的封閉性,提高公 交運行的效率和穩定性,同時應能在緊急情況下作為應急通道使用。 5. 分階段拓展昆明城市公交專用道 路網規模公交專用道路網,最終形成總長 63KM 規模。按 BRT 標 準建成西昌路、北京路、人民東路沿長線公交專用道,此 后配合東部新城開發,建設菊華立交經貴昆路、昆洛路進入東城的高標準公交專用道。 6. 建立免付換乘電子新公交票制,建議采用乘客 2 次乘車上車時間差 1 小時內,不需要另行付費的計費模式,對于一次出行,實現一次付費全網通行,使 乘客由使用“線路”出行轉第3頁 昆明快速 BRT 系統研究 變為使用“網絡”出行,同時提 高乘客的登乘速度,減少公交站點滯留時間。這種出行需求 的改變,將促使公交線網形成更合理的布局。 7. 優化公交線網布局,形成分級接駁體系一級線網為 BRT 標準的大運量、高服務水平線路; 二級線網作為一級線網的補充,是地區性公交干線;三級線 網為高覆蓋率的客流收集支線系統。 8. 提高公交專用道容量和運行效率 ,采用高品質的超長型公交車,在封閉的公交專用道上運行 大容量骨干線路,使其運力達到 1200015000 人次/小時的水平。 9. 通過信號控制技術,實現公交在 交叉口的信號優先,使專用道上公交平均營運速度達到 2025KM/小時,同時提高公交運行的穩定性和準點率。 10.建立人性化、信息化的公交 乘客服務系統,使乘客、特別是外來游客能很便捷獲得使用公共 交通的必需的信息,提升公交服務水平和吸引力。 11.公交場站按客運樞紐進行規 劃和建設,以使公交線路之間、不同公共交通方式之間、公共交 通與其它交通方式(小汽車、自行車、步行等)形成良好 的換乘關系,形成一體化系統。 12.以“公交優先”為目標,建 立良好的保障體系,為公共交通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如城市交 通政策、客運市場整合、新技術應用、財政支持及其它優惠政策等。 第4頁 昆明快速 BRT 系統研究 (三)下步工作計劃 昆明快速公交系統規劃研究已構 建了昆明由公交專用道系統向 BRT 發展的技術框架和措施。下一步的工作重點,一方面是推進這些措施分階段的落實;另一方面要在具體 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向有關部門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持。封閉公交專 用道、實施免付換乘新票制、優化公交線網和建設新的公交 專用道將是優先考慮的項目。 第5頁 昆明快速 BRT 系統研究 一、昆明市公交專用道規劃設計規程研究 公共汽車專用道是城市公交運行的有 效載體,是實現快速公交體系必需的基礎設施。在中國特定的城市交通 環境下,技術上如何實現公交優先,是眾多中國城市共同面臨的具 有重大現實意義的問題。為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城市公交發 展模式和成功實用的公共汽車專用道技術,從設施層面上保障公交 路權和充分發揮專用道效能,我們總結了昆明市已實施的三條公 交專用道的設計經驗,形成設計規程,目的是指導建公交專用道的 改善和新建公交專用線和BRT 系統的設計,并期望通過進一步的實踐和完善提高,最終形成具有較高水平和一定權威性的技術規程。 (一)一般規定 1. 公交專用道規劃和設計的范圍是在城市公共交通規劃的指導下,對城市公交專用道的網絡、走廊位置、路線選擇進行研究,綜合考慮各種技術、經濟、社會因素進行確定。 2. 公交專用道規劃、設計、建設必須以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綜合交通系統規劃基礎,結合城市發展規模,滿足公共交通的客流需求,達到各種交通方式協調發展。 3. 在新區建設和有條件的區域,應考慮設置單向兩條專用車道的大容量公交專用道。 4. 公交專用道規劃設計應在道路空間使用和交通設施布置、交通信號設置上體現公交優先的交通政策。 5. 公交專用道應根據交通工程的要求,處理好人、車路、環境的關系。 第6頁 昆明快速 BRT 系統研究 (二)交叉口規劃設計 1. 交叉口交叉形式 2. 交叉口地面公交??空九_設置的位置、形式、結構和功能要求 3. 公交專用道在交叉口的處理,交叉口渠化方式及要求 4. 結合專用道設計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規劃、設計流程 5. 對交叉口進出口道的長度、車道斷面寬度要求、公交站臺尺寸等要求 6. 非機動車系統和行人步行系統、交通標志標線等管理設施和附屬的設計要求 (三)路段規劃設計 1. 路段橫斷面分配、公交專用道在斷面中的布置 2. 路段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的設計 3. 公交專用道的隔離設施(保障路權的措施) 4. 路段標志、標線 5. 過街設施、過街信號 (四)站臺規劃設計 1. 一般要求 2. 站臺類型、選擇要求 3. 站點、站距的規定 4. 站臺結構、豎向、排水的要求 5. 站臺上輔助設施的組成 第7頁 昆明快速 BRT 系統研究 中國大城市有著不同于其它國外大城市的特點,如人口密度高、存在大量自行車交通、路網密度 不足、街道普遍狹窄等,昆明市公交專用道規劃設計規程,將國際 BRT 的成功經驗和中國大城市的特點相結合,形成了系統的具有中 國特色的公交專用道技術。 第8頁 昆明快速 BRT 系統研究 二、 昆明城市 BRT 線網規劃研究 BRT 線網規劃研究將著重從建立城市 中心區公共交通快速通道的角度,結合城市土地利用,搭建一個有利于 形成高效、經濟、可行的公交線網構架,提出分步驟實施計劃,以 指導一定時期內公交線路的優化、調整及布設。 (一)快速公交(BRT)的概念和經驗 在城市這樣一個特定的范圍內,快速公交能夠比小汽車更好地滿足乘客的需求??焖俟痪€網設計必須重視 安全性,速度,可靠性,便捷性和舒適性。通過對國外城市 公共交通發展和昆明實施BRT 系統的經驗比較,巴西庫里提巴快速公交體系發展對昆明市更具有借鑒作用。在此基礎上,提出昆明在現有 專用道基礎上分階段實施快速公交的構想,主要包括 1. 公交線網與票制的整合; 2. 專用道路在現有基礎上的拓展、延伸、改造; 3. BRT 走廊與沿線土地利用的整合,確立以“公交引導性”的城市發展理念; 4. 優化 BRT 線網和營運調度,提升車輛技術水平,形成大容量、高效率和良好識別性的公交走廊,為全面建設 BRT 創造條件; 5. 利用 BRT 的經濟性、靈活性的特點,統籌考慮其在未來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中的功能和定位,做到遠近結合; 6. 確立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地位,并在運行機制和建設中上鼓勵公共交通和步行。 第9頁 昆明快速 BRT 系統研究 (二)昆明城市公交現狀及評價 1. 公交基礎設施 目前昆明已擁有總計全長為 19.5 公里的公交專用道路。分別為位于城市中心區南北向的北京路公交專用道、 東西向的人民路和金碧路路公交專用道,并采用路中式的設置型式 ,較好地保證了公交路權。 2. 公交線網 昆明市擁有公交營運線路 93 條,其中市區線路 64 條,近郊線路 24 條,遠郊班車線路 5 條。營運線路總長度為 2191 公里,其中市區線路為 664 公 里,線路平均里程 10.4 公里 ;運營線路網總長 為1072 公里,公交服務范圍隨城市的擴展將進一步擴大。 3. 公交運營 近年來,昆明市公交客運量以年均增長率 11.5在 逐年遞增,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在現行政策下,企業 的利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公交公司乃至整個城市公交的發展。 公交線網依然是原來較小運營規模下的構架,沒有充分考慮利用線網固有的銜接、轉運來實現公交線網的相 對均衡,導致產生大量孤立的單線。這種模式盡管可在一定程度上 減小乘客換乘,但卻很難滿足城市各區域間的公交聯系,一定程度 上阻礙了公交客源更大幅度的增長。 4. 主要結論和評價 城市交通政策導向及公交基礎設施建設對公交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城市的快速擴展,出行空間距離增加 ,導致更多居民的機動化出行要求;票制會對公交客流的出行需求 和出行特征產生重大第1 0頁 昆明快速 BRT 系統研究 影響,進而也影響著公交線網的布局;一定時 期內,企業效益增長是必要措施,但長遠仍需要提高整個公交線網的運營效率。 (二)公交客流趨勢及容量 隨著城市發展,昆明城市功能布局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城市中心區居住人口呈向外疏散的趨勢,而就業 崗位卻通過高強度的土地開發進一步積聚。造成市民通勤空間、時 間的拉長,平均出行距離增加(目前約 5km),潮汐式的交通出行特征日趨明顯。公交流向集中在城市核心區與北片、東南片、西片 及西片與北片、東南片的幾個方向。 公交運營分析表明,已建成的三條專用道在城市中心區承擔了較大比例的客流運輸負荷,應盡快向 BRT 方式進行提升。根據分析測算,在保證一定的運行速度及專用道型式不 做大的改動條件下,對交叉口信號進行改進,采取小于 150 秒 的周期長度,并引入大容量的現代公共汽車(載客 160 人-250 人),其理論斷面高峰運力仍可達到 15000-22000 人次/小時。 (三)公交骨干線網布設方案及實施 1. 目標與原則 近期公交線網的優化設計達到以下目標 1完善主城中心區的公交專用道運行系統,同時推動 BRT 在城市新區的實現; 2高效換乘,達到全體乘客的總出行時間最少; 3各級線網匹配良好,發揮網絡整體效益,運營費用最??; 4保證線網理想的覆蓋率,減少公交盲區; 5保證適當的公交企業運營效益。 第1 1頁 昆明快速 BRT 系統研究 對線網的調整、優化設計,具體應遵循以下原則 1根據 BRT 的設計理念,提升既有公交專用道的運行效率和容量,全面形成高標準的 BRT 公交專用道路網; 2推進大容量現代 BRT 在城市新區建設中的實施; 3在盡量減少換乘次數的同時,形成方便換乘的公交線網; 4使“基礎道路網”的空白區最 小,實現理想的公交網絡覆蓋; 5公交線路設置長度保證運營的經濟合理性; 6合理平衡供給需求關系,局部區域的需求順應供給; 7充分考慮乘客對現狀線路的習慣性,采取與票制相適應的漸進調整步驟。 2. 公交線網結構 昆明公交線網結構確定為“方格放射 環”的分級線網模式?!胺礁瘛笔且浴熬弊謱S玫郎线\行的 BRT 骨干線路為基礎線網的模式;“放射”是以“井”字圍合的區域為中 心,通過與之相接的道路向外布線的方式;“環”配合專用道路網 ,以實現客流的換乘與轉運,并滿足沿線的公交客流需求。 公交線網分級根據道路條件、客流需求等因素共劃分為三級,包括 1直達快線。城市客運交通走廊公交專用道為主要通道,滿足沿線客流需求,并負擔由 其它等級線路轉運產生的客流。具有鮮明的 BRT 特征和強大的客運供給能力。 2地區性干線直達快線網的輔助線路,可部分經過客運走廊與直達快線并行,期望運送速度為 15~20km/h。 3客流收集支線與地區性干線、直達快線相接或相交構成的第1 2頁 昆明快速 BRT 系統研究 線路,功能是在客流發生點和以上兩級線網之間收集和疏散客流。 3. 公交線網及 BRT 線路方案規劃 昆明市市區公交規劃線網共由約 58 條線路組成,總長度為551.6km,平均線路長度為 9.5km。其中,一級直達快線 13 條,長度 137.7km;二級地區連線 19 條,長度 196.1km; 三級區域客流收集線為 26 條,長度 217.8km。其中,市區線網中含 7 條在公交專用道上運行的 BRT 線路,線路長度為 47km,此外,在主城通往新城的城市主干道上也設置了一條長 26 km 的 BRT 線路,因此,昆明最 終規劃 BRT 網絡長度共有 73km,具體如下表所示 昆明 BRT 規劃線路表 表 1 線路號 長度km 平均站距m 線路走向 站點001 11.9 661 銀河小區-北市區場站-煙草路-北京路延長線-火車北站-北京路-火車南站 19 002 10.8 568 岷山-人民西路-人民中路-人民東路-曇華寺 20 003 8 500 大觀樓-大觀路-西園路-西壩路-金碧路-拓東路-東站-菊花村 17 004 11.5 575 黃土坡-昆畹路-西站-西昌路-彌勒寺-金碧路-省體育場-岔街-老民航路-關上 21 005 13 591 黃土坡-昆畹路-西站-西昌路-老海埂路-興科路-十里長街-日新立交-機場 23 006 10.9 606 菊花村-東站-拓東路-塘子巷-北京路-北站-北京路延長線-煙草路-北市區場站 19 007 9.9 550 岷山-人民西路-人民中路-交三橋-北京路-火車南站 19 新區 26 約 800 菊花村-呈貢新城 30 1公交骨干線網運營 第1 3頁 昆明快速 BRT 系統研究 昆明公交要達到承擔全市 25~35的 居民出行目標,公交日總出行量應在 185 萬人次~270 萬人次之間。因而,BRT 線路的運營必須從以下幾個主要方面進行改善,包括
中文无码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