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pdf
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2014“ CAAC清潔空氣管理報告”應用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管理評估工具支持省和城市開展空氣質量管理的系統評估,從而持續推進省市空氣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并推動清潔空氣管理措施的選擇和有效落實?!癈AAC清潔空氣管理報告”由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聯合聯盟合作省市與專家共同編制。CAAC清潔空氣管理報告CAAC Clean Air Management Report作者清潔空氣創新中心(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解洪興,杜娟鳴謝江蘇省環保廳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能源基金會 趙立建 免責聲明本報告中所述僅為對已公開資料的整理、總結,不代表中國清潔空氣聯盟及其成員的觀點。在這里所闡述的事件是實際案例,不代表其經驗和措施的全面影響。中國清潔空氣聯盟不保證本書中所含數據的精確性。而且對使用這些數據所產生的任何后果不承擔責任。在注明來源的前提下中國清潔空氣聯盟鼓勵出于個人和出于非商業目的對本報告所含信息進行印刷或復制。本研究報告由清潔空氣創新中心(柯靈愛爾(北京)環境技術中心)所有,未經聯盟秘書處書面同意,使用者不得出于商業目的銷售、傳播或制作相關衍生作品。目 錄摘 要 /11 報告簡介 / 32 江蘇省空氣質量及治理挑戰 / 4 2.1 空氣質量分析 / 42.2 治理困難程度 / 63 江蘇省空氣質量綜合管理評估 / 93.1 管理架構 / 113.2 科研規劃與應急 / 143.3 人員與資金 / 173.4 監測監督與信息公開 / 194 措施評估 / 214.1 制定法規標準 / 214.2 固定源污染防治 / 224.3 移動源管理 / 224.4 交通控制 / 234.5 綜合治理 / 234.6 保障措施 / 245 結論和建議 / 25附錄 1 江蘇空氣質量綜合管理改善建議 / 26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圖片作為中國的經濟大省,江蘇省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面臨日益增大的環境污染壓力,尤其近幾年頻發的空氣污染事件,為江蘇的發展以及居民生活帶來了較嚴重的影響。江蘇省政府針對空氣污染的治理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部分管理與科研工作已走在了全國大氣污染治理的前列。2013 年國務院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國十條),并明確要求江蘇省 2017 年PM2.5年均濃度須比 2012 年下降 20。為支持江蘇有效落實“大氣國十條”的要求,構建空氣質量管理機制,實現空氣質量的長期持續改善,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在江蘇省環保廳、江蘇省環科院以及能源基金會的支持下,應用評估工具開展分析,并編制了本報告。報告分析了江蘇省2013 年度的大氣污染狀況和治理困難程度,評價了江蘇省 2013 年的空氣質量綜合管理,以及其在政策、標準和措施制定方面做出的努力。研究發現,江蘇省的空氣污染形勢嚴峻,雖然已經積極采取了改進措施,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仍有較大的改進空間,具體分析如下▲ 空氣質量分析未能達到國家空氣質量標準,PM2.5和 PM10為主要污染物。在國家空氣質量標準的 6 種污染物中,江蘇省 2013 年 SO2、CO 和 O3的濃度達到了國家空氣質量標準要求, PM2.5、 PM10和 NO2年均值尚未達標。其中 PM2.5超標情況最為嚴重,超標率達 109,其次為 PM10,超標率為 64?!?治 理困難程度挑戰很大,產業與能源結構均需 “清潔化”,機動車保有量增速高,需制定應對措施。產業結構 江蘇省重污染行業產值 GDP 占比接近 60,其中僅鋼鐵和化工就超過 40,對這些行業的污染治理可能在短期內會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此外,江蘇的小企業數量眾多,環境監管與執法的難度和成本會比較高。能 源消費 江蘇的煤炭占其一次能源消耗比例近 70,且近年無明顯下降趨勢,單位面積煤炭消耗在全國排名第 3,未來江蘇省應采取更為嚴格的煤炭消耗控制措施。機 動車 江蘇省人均機動車保有量在近 2 年來持續增長超過 20,機動車污染防治的壓力在未來會持續增大?!?空氣質量綜合管理評估完善的管理體系尚有待形成。管理架構 江蘇省在空氣質量管理工作上做出了好的嘗試,如通過設立空氣污染聯席會議機制來協調省內各相關部門以及省轄市的合作,未來可再明確在長三角區域聯防聯控方面的管理架構??蒲幸巹澟c應急 在本評價年度內其科研基礎較薄弱,還不能科學有效的支持相關政策規劃的制定,不過在 2014 年已積極部署相關工作,未來可能會有較大的改善。江蘇省在 2013 年制定發布了省級空氣污染應急的管理方案,但在空氣污染預報、應急方案記錄與評估等方面還可加強。摘 要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2動交通的基礎設施建設。綜合治理 力度較大。達標規劃是空氣污染治理的核心路線,未來可考慮編制省級空氣質量達標規劃并要求城市編制。研究制定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出臺更嚴格的煤炭控制措施,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保障措施 總體力度較大。在科研和能力建設上投入比較多,也在積極推進科研技術領域的工作,不過考核制度和公眾參與方面還有改善空間。本報告的評估期為 2013 年全年。事實上,江蘇省在 2014 年初發布了江蘇省大氣污染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在空氣質量管理的多個領域做出了更加積極的努力,如◎ 針對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省政府做出了明確的定量化的承諾;◎ 在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江蘇省完成了空氣質量預報平臺的建設,實現了 48 小時空氣質量預報預警;◎ 啟動了系統的污染源排放清單的編制工作,預計在 2015 年完成;◎ 長三角地區聯防聯控工作在上海市的牽頭下,舉行了工作會議,對下一步的工作做出了安排。以上 相關空氣質量管理以及控制措施的更新將會在江蘇省 2014 年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中進行匯總、分析與評估。人員與資金 江蘇省非常重視空氣污染防治工作,成立了分管空氣質量工作的環保廳大氣處和污染研究工作的環科院大氣所,配備了相應的專業人員,不過江蘇省地方市縣在機構和人員的配備上還略顯不足,未來可出臺相關政策,要求各地級市縣安排具備專業技術水平的人員負責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以確??諝赓|量管理相關的工作能持續高效的推進。監測監督與信息公開 信息公開還未形成系統化的機制,有較大的完善空間,對于已開展的措施和已經制定的規劃,江蘇省尚未形成完善的后評估機制?!?措施評估在科研基礎上完善各項大氣污染政策、標準和措施的制定。制定法規標準 已經積極推進地方空氣污染防治立法的工作,但是在地方排放標準方面還有待完善,尤其是針對 VOCs 治理以及船舶污染治理的標準。固定源污染防治 一直是江蘇空氣污染治理的重點領域,已實施的治理措施涵蓋了主要工業污染源。但由于江蘇省的污染源清單信息尚未完備,因此還不明確可實現的治理效果,而且針對重點污染行業的治理措施還不夠全面,未來可增加相關措施的制定,以及針對餐飲污染和農業污染的相關措施。移動源管理 有較大改善空間。江蘇的機動車數量增長快,提前施行更嚴格的排放標準將有利于降低未來的機動車帶來的污染。針對物流、客運等行業應加強污染控制政策的制定和落實。江蘇還應當加強非道路移動源、船舶等污染源的治理,鼓勵提高新增車輛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交通控制 治理力度有待加強。建議可加快推行高污染限行區等措施,并推動公共交通和非機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31 報告簡介在江蘇省環保廳、江蘇省環科院以及能源基金會的支持下,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通過應用“清潔空氣管理指標體系(省級)”和“清潔空氣管理措施清單(省級)”對江蘇省 2013 年度的污染狀況、管理水平以及控制措施開展了分析評估,旨在支持江蘇省相關部門更有效的開展空氣質量規劃、管理工作?!扒鍧嵖諝夤芾碇笜梭w系”是一個針對空氣質量現狀、治理困難程度和空氣質量綜合管理進行系統分析的管理工具,其目的在于幫助省市構建完備的空氣質量管理體系,以實現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扒鍧嵖諝夤芾泶胧┣鍐巍笔占藝鴥韧忉槍諝赓|量改善的措施和案例,旨在支持省市根據實際情況選取和制定合適的空氣污染治理措施,并對措施的執行狀況以及應用效果進行評估和分析。本報告的評估年度為 2013 年,對于各項政策法規評估的時間范圍為 2013 年 1 月 1 日到 2013 年12 月 31 日。在此期間發布,或者其實施周期 / 計劃周期包括了 2013 年度的法規政策均包含在內(特殊情況會在文中做具體批注)?!?空氣質量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不做打分評價。主要是展示江蘇省的空氣質量狀況?!?治理困難程度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不做打分評價。通過展示江蘇省產業結構、能源消費和機動車排放數據,并和全國各省及直轄市的比較,反映其空氣污染治理的困難與挑戰程度?!?空氣質量綜合管理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并進行打分評價,滿分 120 分。分別從管理架構、科研規劃與應急、人員與資金和監測監督與信息公開四個方面評價了江蘇省 2013 年的空氣質量綜合管理水平?!?空氣污染防治措施應用措施清單工具分類別對江蘇省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做出評價。由于省級的措施清單現階段還在開發完善中,本報告主要展示分析江蘇省所采取的措施并提出相應的建議,不做打分評價。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41. 主要污染物的年平均濃度數據來自江蘇省發布的環境質量年報,其中 O3和 CO 的年均濃度是江蘇省根據環境空氣質量評價技術規范(試行)中規定的年評價計算方法計算得出。2.為O3日最大 8 小時滑動平均值的第 90 百分位數。3. 為 CO 24 小時平均第 95 百分位數。2 江蘇省空氣質量及治理挑戰江蘇省位于我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長江下游、東瀕大海,東南與浙江和上海毗鄰,西接安徽,北接山東,介于東經 116null18′ 121 null57′,北緯30null45′ 35 null20′ 之間。江蘇省面積 10.26 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7920 萬人。江蘇處于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區,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年均氣溫 13-16℃,多年平均降雨量 1002.7 毫米,地理上跨越南北,氣候、植被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江蘇地勢、地形以平原為主,河湖較多,平原、水面所占比例占江蘇省的 90 以上。江蘇綜合經濟實力在中國一直處于前列。2013 年,江蘇省實現生產總值 59162 億元,全國排名第二,人均 GDP 達 74607 元。2.1 空氣質量分析表征省份空氣質量狀況的指標一共有 5 個,分別從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濃度、與上一年相比的變化率、污染物超標(達標)比例、全省 AQI達標率和重污染警報發布次數方面展示江蘇省空氣污染程度。此類指標不做打分評估,開展定量/定性分析以展示江蘇省 2013 年的空氣質量狀況。指標的具體情況如下表 1 江蘇省 2013 年空氣質量狀況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江蘇省 2013 年數據1PM2.5PM10NO2SO2O3CO空氣質量主要污染物的年平均濃度 微克 / 立方米 73 115 41 35 139221003與上一年相比的變化率 -- ↑ 25 ↑ 11 ↑ 3 -- --污染物超標 / 達標比例 109 64 3 達標 達標 達標全省 AQI 達標率 60.3重污染警報發布次數 無系統記錄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5江蘇省各地自 2012 年陸續開始對 PM2.5、 O3、CO 等污染物監測的試運行, 2012 年各省份公開的污染物濃度數據僅包括 SO2、 NO2和 PM10,所以表中與上一年相比的變化率僅顯示了這三種污染物。從變化率看,所有的污染物濃度和 2012 年比都有所上升,特別是 PM10和 NO2, 2013 年 NO2年均濃度值和 2012 年相比上升幅度超過 10, PM10甚至達到了 25。根據 2012 年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SO2、 O3和 CO 的濃度達到了國家標準,其余 3 種污染物 PM2.5、 PM10和 NO2未能達標,其250200150100500超標達標PM2.5 PM10NO2SO2 O3CO圖 1 江蘇省 2013 年空氣污染物年均濃度超標情況小結 江蘇省 2013 年 PM10、PM2.5和 NO2均未達到國家空氣質量標準年均限值,其中顆粒物為主要污染物。超標最嚴重的污染物為 PM2.5,超標 109,其次為 PM10,超標 64。值得注意的是和 2012 年相比, 2013 年 SO2和 NO2濃度均有上升,尤其 NO2上升了 11,由達標變成了超標。中 PM2.5超標最為嚴重,超標率達到了 109, PM10則達到了 64。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江蘇省 2013年 SO2年均濃度達到了國家空氣質量標準的要求,但其數值較 2012 年上升了 3;而 NO2年均濃度則從 2012 年的達標,上升了 11,導致 2013 年超標了 3。 2013 年空氣質量指數情況,江蘇省 2013全省平均 AQI 達標率為 60.3。關于污染警報發布情況,江蘇省在 2013 年還未形成系統的記錄,根據新聞資料,江蘇在 2013 年底發布了二級和三級預警各一次。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62.2 治理困難程度治理困難程度分為四個類別,共有 8 個指標,從氣象地理條件、產業結構、能源消費和機動車排放四個方面反映被評估省份的污染的治理挑戰和難度。污染物擴散指數是通過地形和氣象條件來分析評價該地區的大氣環境承載力,該指標反映了“先天條件”對該省份污染排放的限制。此外,改善空氣質量僅依靠末端治理是遠不夠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機動車增長等因素都會對空氣污染的防治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需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從污染的源頭進行評估、規劃和管理,才能夠有效推動空氣污染的防治。由于氣象地理條件指標的計算方法尚在開發中,故在本報告中暫不做分析。本報告主要從產業結構、能源消費、機動車排放三個方面(六個指標)評估了江蘇改善空氣質量方面所面臨的挑戰。表 2 江蘇省 2012 年空氣污染治理困難程度一級指標 類別 二級指標 江蘇省 2012 年數據4 氣象地理條件 污染擴散能力指數 --治理困難程度產業結構第二、三產業比例 1.15重污染行業 GDP 占比50.59能源消費煤炭所占一次能源比例 0.69單位面積煤炭消耗量 2601 噸 / 平方公里萬元 GDP 能耗 0.53 噸標煤 / 萬元機動車排放每百人機動車保有量 8.17 輛 / 百人車用汽油 / 柴油中平均硫含量50 毫克 / 千克和 350 毫克 / 千克6治理困難程度共分為五個等級,被評估省的各項指標在全國所有省和直轄市中按數值從大到小的排名順序為標準,排名越靠前,代表此項指標數值在全國來說越大,意味著治理的困難程度與全國其他省和直轄市相比也越大。江蘇省六個指標排名如圖 2 所示,其空氣污染治理困難程度非常大,較突出地集中在產業結構中過高的重污染行業占比,以及能源結構中高強度的煤炭消耗兩個方面。此外,機動車保有量的高速增長也為江蘇控制交通排放造成不斷加大的壓力。4. 由于 2013 年的統計數據還沒發布,此類指數現使用的是 2012 年的統計數據。5. 重污染行業是指在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中提到的鋼鐵、有色、石化、水泥、化工行業。6. 車用汽油為國 IV 標準,車用柴油為國 III 標準(硫含量不大于 0.035)。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7020 40 60 80 100 低較低中等困難非常困難單位面積煤炭消耗量(噸/平方公里)每百人機動車保有量重污染行業GDP占比煤炭所占一次能源比例第二、三產業比例萬元GDP能耗020 40 60 80 100 圖 2 江蘇省在全國范圍內治理困難程度排序7這些增長有超過 70 來自于重污染行業的增長,針對這些行業的污染治理可能會在短期內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此外,江蘇的小企業數量眾多,環境監管與執法的難度和成本會比較高。在未來的空氣污染治理工作上,如何平衡經濟發展和空氣質量保護,以保障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情況下,戰略性地調整產業結構,將是江蘇省未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能源消費與石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相比,在獲得同樣熱值的情況下,燃燒煤炭造成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量要大得多。從能源結構看,江蘇省近七成的能源消費都來自于煤炭,且近年來這一比例幾乎沒有變化。從 2010 年到 2012 年的數據看, 2011年江蘇省的煤炭消費上升了 10.6,2012 年下降了 2.5,但仍維持了很高的消費總量,全國排名第 13。未來江蘇省應采取更為嚴格的煤炭消耗控制措施?!?產業結構第二產業的污染排放強度往往遠高于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一般來說,二三產業相比的數值越低,表示產業結構中的污染強度越低,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也相對較小。從上表中可以看到,江蘇省 2012 年二產的產值仍然是高于三產的。查看其歷史數據,二、三產比例近年來持續小幅下降,年降幅約為 5。較高的工業占比使得江蘇省污染排放量的基數比較大,并為減排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具體分析江蘇省的工業產業組成,江蘇處于工業化中后期,產業結構仍以重化工業為主。重污染行業產值占其 GDP 比例接近 60,其中鋼鐵產業占比近 18,化工產業占比超過 24,鋼鐵、水泥和石化行業的規模較大,產量都位居全國前列。江蘇是經濟發展大省, 2013 年 GDP 增長12.5,近年來也一直保持 10 以上的增速,而7.“ 重污染行業 GDP 占比 “ 收集了全國公布數據的 21 個省和直轄市,江蘇省在這 21 個省和直轄市中排名第六。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8從單位面積煤耗數據來看,江蘇省的煤耗為2601 噸 / 平方千米,在全國 31 個省和直轄市中從高到低排名第 3。在有限的國土面積上,承載了如此高的能源消費及其帶來的污染物排放,為空氣污染治理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和困難。從能源污染排放的角度來說,江蘇省的能源結構有待調整,未來應提高煤炭以外的能源比例,尤其是可再生能源。萬元 GDP 能耗的高低反映了一個地區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程度,能耗越低代表該地區越環保,污染排放水平也相對較低。江蘇省的萬元GDP 能耗在全國各省中排名較低,比全國平均低約 17。從 2010 年的 0.62 到 2011 年的 0.56 再到2012 年的 0.53,萬元 GDP 能耗持續下降,可見江蘇省能源使用效率有所提高?!?機動車排放機動車排放是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百人機動車保有量可以作為評估機動車排放量的有效參考指標。江蘇省每百人機動車保有量在全國排名第 9 位,2011 年和 2012 年,江蘇省每百人機動車保有量分別比上年上漲了 24 和 21,增速遠高于全國平均增長速度。機動車污染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較高的機動車數量和較快的增長速度在未來可能會給江蘇省空氣污染治理工作帶來較大壓力。從歐美空氣污染治理經驗中可看到,當由能源和工業污染排放導致的空氣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后,機動車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會更加突出。因此,建議江蘇省吸取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在調整能源結構和工業結構的同時,盡早考慮對機動車增長的控制。油品質量直接關系到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水平。在相同的車輛上,油品質量越高機動車排放的污染也越少。在車用汽柴油方面,江蘇省 2013 年沿江 8 市執行國 IV 階段車用汽油標準;省轄市、縣級市、高速公路加油站執行第三階段車用柴油標準。江蘇省南京市于 2014 年 4 月 1 日推廣使用第五階段車用柴油,成為全國繼上海、北京之后第三個提前使用國 V 柴油的地區,也是全國第一個推廣國 V 柴油的省會城市。高標準車用汽柴油的使用將大大減少汽車尾氣中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對省市空氣污染治理工作有積極意義。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93 江蘇省空氣質量綜合管理評估空氣質量綜合管理指標共分為四個類別,每個類別 30 分,總分 120 分。被評估省份在各類別的得分代表其相關領域管理機制的完善程度。江蘇省的得分情況如圖 3 所示。100806040200科研規劃與應急監測監督與信息公開人員與資金得分占比管理架構江蘇省空氣質量綜合管理評估結果圖 3 江蘇省 2013 年空氣質量綜合管理評估結果雖然江蘇在四個類別的得分相對較均衡,不過在具體的細化指標評估的表現還是有較大差異的(具體得分詳見表 3)。江蘇開展的一些空氣質量管理工作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例如,成立了分管空氣質量工作的環保廳大氣處和污染研究工作的環科院大氣所,并設立了空氣污染聯席會議機制。但在其他領域,如區域聯防聯控、系統的空氣質量規劃管理等方面仍有較大的改善空間。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0表 3 江蘇省 2013 年空氣質量綜合管理評估結果一級指標 類別 二級指標 得分空氣質量綜合管理管理架構省政府的領導機制 5空氣質量管理的跨部門合作機制 7區域合作機制 1科研規劃與應急堅實的科研基礎 4空氣質量管理規劃 6重污染天氣的應急機制 5人員與資金充足的從事空氣質量管理的人員 14政府在空氣質量管理上的財政投入 2監測監督與信息公開監測網絡和數據的傳輸 8空氣管理信息的公開程度 6回顧和評估 4總分 120 62江蘇省 2013 年空氣質量綜合管理指標評估結果如表 3 所示,簡要分析如下管理架構 得分相對較低,原因是江蘇省在區域聯防聯控方面的工作還較為落后,所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大氣污染區域合作機制在 2013 年度還未正式建立,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合作方式??蒲幸巹澟c應急 得分不高,江蘇省在 2013 年度雖然啟動了很多大氣污染方面的科研項目,但是許多大氣基礎部分工作研究周期較長,如污染源清單的研究、空氣質量預測預警平臺的建設等工作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完成,故均未算在得分中。隨著這些工作的落實和完成,江蘇省該部分的得分應該會有所增加。人員與資金 省級管理部門設立了大氣管理相關部門,管理機構和人員配置相對完善,科研預算投入較大。但縣市層面大氣污染防治人員配置嚴重不足,影響了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具體工作的落實。監測監督與信息公開 得分較高,江蘇省設有蘇南、蘇中、蘇北三個環境監察部門,以及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臺和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信息公開及監測工作相對投入較多。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13.1 管理架構省政府的領導機制5/10 分項目 分數 江蘇省得分由省政府發布空氣質量改善計劃 / 行動計劃 3 3承諾了明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3 08針對空氣質量達標做出了明確承諾 2 1省領導在公開場合對公眾做出了明確的空氣質量改善承諾,包括線上媒體1 0在省政府常務會議中有至少有 3 次針對大氣問題的專題討論會1 1分析與建議○ 由省政府來發布空氣質量改善計劃更利于計劃的有效執行。大氣污染治理不僅僅需要環保部門的努力,也需要其他相關部門的配合,由上級部門發布空氣質量改善計劃 / 行動計劃會更有利于各部門的協調合作,同時也表現了政府對大氣污染治理的態度和決心?!?一個系統的空氣質量達標管理須設定明確的達標時限。江蘇省應首先在其規劃中提出空氣質量達標的長期目標,再針對此目標制定控制措施,并協調相關發展規劃(如能源規劃、交通規劃等),以達到這個目標。然后再針對這個長期目標,制定中、短期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省領導若能在公開場合做出明確的空氣質量改善承諾,有助于治污工作的順利開展,得到媒體和市民的監督,也會提高公眾和企業參與空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積極性。同時,省政府舉行針對大氣污染問題的常務會議,也是政府對大氣治理工作重視程度的體現。8. 在江蘇省 2014 年的大氣污染行動方案中設定了明確的中、短期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但 2013 年并未提出,故未得分。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2空氣質量管理的跨部門合作機制 7/10 分項目 分數 江蘇省得分有跨部門合作領導小組并且由省領導為小組領導 1 1領導小組成員包括了與空氣質量改善相關的主要部門 1 1領導小組有明確的職責和工作機制 2 0成立落實具體工作的管理辦公室 2 2明確各部門的參與機制和職責 2 2明確信息共享和聯絡的機制 1 1在省大氣污染防治考核辦法中體現此項工作的職責要求 1 0分析與建議○ 江蘇省針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參會人員包括了與空氣質量改善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并任命江蘇省副省長為總召集人。該制度建立了各部門交流聯絡和信息共享的平臺,有利于大氣污染防治的跨部門合作以及聯合治污工作的開展?!?江蘇省是最早開展空氣質量管理跨部門合作方面工作的省市之一,也是相對來說合作機制較為完善的省,但仍有一定的改善空間。江蘇省下一步可以在聯席會議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領導小組中各部門的職責和工作機制(例如聯席會議的開會機制、各部門應共享哪些信息、哪些規劃 / 計劃應在該會議上討論通過等),并在省大氣污染防治考核辦法中體現此項工作的職責要求。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3區域合作機制1/10 分項目 分數 江蘇省得分有區域合作機制的規定 1 1設置了區域合作的人員和預算 2 0建立了信息共享機制 2 0明確了工作計劃和參與人員 1 0要求省轄市縣建立空氣污染防治合作機制 1 0制定緊急情況下的合作機制 1 0制定了聯合執法機制 1 0制定了區域空氣質量管理資金機制 1 0分析與建議○ 江蘇省屬于長三角區域,雖然出臺了長三角區域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對區域合作達成了共識,但并未對合作的具體方式做出明確說明?!?江蘇省可在長三角區域合作中更加積極地作為,在設置了區域合作的人員和預算的基礎上,先建立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以協調各省市,促進聯防聯控工作的開展?!?除了與周圍省市的合作外,江蘇省應考慮出臺針對其省轄市縣間空氣污染防治合作的意見或要求,協助并指導相鄰市縣建立空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應對區域型的空氣污染問題?!?完善的區域合作機制在建立了區域合作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之外,還應建立相關省市的數據 / 信息共享機制、明確區域合作的工作計劃 / 任務、參與部門、固定的人員、制定區域空氣污染控制措施聯合執法機制,以及建立區域合作資金以保障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還應建立緊急情況下的合作機制以應對區域性大面積的空氣污染狀況。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4分析與建議○ 污染源清單是省市空氣污染治理的基礎,江蘇省環保廳已形成了包含污普和環統數據在內的污染源清單。但目前清單信息還不夠全面和細致,不足以支持精細化的控制措施效果評估和選擇工作?,F階段江蘇省環科院正在配合省環保廳完善現有的省級源清單。完善的源清單應包括工業點源(不僅包括污普、環統數據,還包含了小型工業點源)、移動源、無組織排放源三部分。源清單編制完成后應該同時建立源清單的定期更新機制,以保障清單的準確性?!?源解析的方法主要有源清單法、模型法和受體模型法,建議江蘇省可在其源清單的基礎上開展源解析的工作。同時,亦可使用另外兩種分析方法,用以對比結果和校正,以得到更科學精確的結果。3.2 科研規劃與應急堅實的科研基礎4/10 分項目 分數 江蘇省得分污染源清單制定了省清單信息采集的規程、管理辦法或工作方案 1 1編制了省級的空氣污染源清單 1 1清單包括了主要的工業點源、移動源、和無組織排放源 3 0制定了清單定期更新的機制 1 0源解析 已完成了源解析的工作 2 0監測數據分析 應用監測數據開展系統的數據分析 2 2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5空氣質量管理規劃6/10 分項目 分數 江蘇省得分發布空氣質量改善規劃 1 1規劃的編制運用了污染源排放清單 1 1規劃的編制運用了空氣質量模型對未來的空氣質量變化進行預測 1 1規劃中的空氣治理措施進行了成本效益分析 3 1開展了措施的溫室氣體減排的協同效益分析,并依此對措施進行了優選 1 0措施的實施明確了相關的責任部門和實施期限 1 1規劃中明確了落實措施所需的資金和資源 1 0明確了規劃的評估和考核方法 1 1分析與建議○ 科學的空氣質量改善規劃需要完整的污染源排放清單以了解空氣污染狀況、主要污染源等信息,為控制措施的選擇及空氣質量的模擬提供數據基礎。江蘇省雖然在編制十二五規劃時運用了以污普和環統數據為基礎的源清單,但清單不夠全面和精細,有待進一步完善。江蘇省于 2014 年啟動了污染源排放清單的系統編制工作,待完成后應會包括更為全面的污染源信息?!?空氣治理措施的選擇和實施是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措施的優選應運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不僅應當包括措施實施所需的總資金及其帶來的總減排量,還應當分析每項措施的成本和減排量,同時還需考慮措施的協同減排效益,綜合分析以上結果選擇最合適的達標措施組合?!?為保障措施的順利實施,江蘇省應在規劃中明確每項措施所需資源(包括人員和相關的部門)以及資金。同時還應制定規劃的考核評估辦法,包括量化的目標,責任部門和懲罰措施等,以提高保障措施的可操作性。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6重污染天氣的應急機制6/10 分項目 分數 江蘇省得分發布了重污染天氣應急機制文件 1 1有 48 小時空氣質量的預測預報機制 2 1設定應急預案的啟動條件 1 1警報發布方式和內容有明確規定 1 1企業的污染天氣減排計劃 1 0在重污染天氣下對醫院應對措施的要求 1 1在重污染天氣下對學校、養老院等主要敏感群體聚集場所應對措施的要求 1 1對應急響應執行情況進行評估總結并對外發布 2 0分析與建議○ 江蘇省于 2013 年發布了重污染天氣應急機制文件,并于 2014 年進行了修訂。文件包括了省級應急響應啟動條件、警報發布方式和內容、對學校和敏感群體的建議措施等方面的內容,并提出由衛生廳負責指導支持醫院采取應對措施,在重污染天氣下為患者提供醫療保障?!?48 小時的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為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提供更為充足的時間,有利于應急工作的有序開展。 2013 年江蘇省的監測預警系統只能預測未來 24 小時的天氣質量狀況,不過在 2014 年該項工作取得了進展,未來 48 小時的預測預警已在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時發揮了作用?!?在應急減排措 施方面,江蘇省文件中僅規定了企業應采取的減排措施,并未對具體減排量做出 規定。有效的企業減排方案應該由企業根據自己的實際生產情況提出最佳的達到應急要求的減排方案,并明 確企業責任人,由環保部門審核批準,在應急響應條件下 由有關責任部門負責監督企業減排方案的實施,企業責任人對該企業減排方案的實施負責。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73.3 人員與資金充足的從事空氣質量管理的人員14/20 分項目 分數 江蘇省得分設置了所列職能的專人移動源控制 1 1固定源控制 1 1空氣質量規劃和科研 1 1監測和實驗室分析 1 1污染源監管和執法 1 1成立了專門的大氣管理機構 6 3能力建設有提高省轄市環保部門空氣質量管理的培訓系統 2 1建立了大氣專業人才培養的規劃和考評機制 2 2有針對企業的培訓系統 2 1排污設施監管每個重點污染源監察頻次達到 3 次 / 每年 1 0監察人員超過 6 人 /100 污染源 2 2分析與建議○ 江蘇省從事空氣質量管理專職人員的分工是比較明確的。其在環保廳下設有大氣處,環科院下設大氣所分別負責大氣相關管理和研究工作,空氣質量管理機構的建設走在了大部分省市的前面?!?協調和管理各地級市縣的環保工作是省級環保部門的重要職責之一。江蘇省在未來可出臺相關政策,要求各地級市縣安排具備專業技術水平的專人負責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以確保大氣相關的工作能持續高效的推進;同時也應要求重點污染企業配備專人負責其大氣污染物的管控工作?!?江蘇省有舉辦針對環保部門和企業的培訓,但未形成系統機制。建議下一步可形成系統化課程,包括老師、講課方式和教材資料,形成一個培訓體系?!?污染源監管工作的有序進行是落實空氣污染治理政策和措施的保障。江蘇省現階段并沒有分要素監管,無專人負責大氣污染源。在保證了充足監管人員的條件下,每個重點污染源至少應保障一年 3次的監察頻率。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8政府在空氣質量管理上的財政投入2/10 分項目 分數 江蘇省得分財政環保投入占比達到 3 3 0大氣投入達到環保投入的 10/30 2 0固定、持續性大氣環保投入 2 2大氣財政投入的增長率高于對環境總財政支出的增長率 3 0分析與建議○ 據國家環境統計年鑒 2013,江蘇省財政環保投入占比為 1.22,雖然其 2013 年環保投入有所增加,但還沒有數據能證明環保投入能達到 3 以上?!?江蘇省從 2006 年到 2009 年間大氣污染防治在科研課題方面的資金投入一直穩定在 13 左右,近幾年由于空氣污染的加劇,省財政對大氣相關研究課題的投入在原有基礎上有明顯增加。由于江蘇省的空氣質量還未能達到國家標準要求,其在大氣治理中的投入應至少占到其環??偼度氲?30,充足的資金投入能為其在大氣污染防治的管理、科研和人員投入方面提供有效的支持?!?目前江蘇省大氣污染較為嚴重,還需進一步提高環保投入和大氣財政的投入,持續加強在管理、科研和監測上的資金支持。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93.4 監測監督與信息公開監測網絡和數據的傳輸8/10 分項目 分數 江蘇省得分有監測數據質量保障制度(QAQC) 2 2在網上公開實時監測數據且可追溯歷史數據 2 1有監測站實時數據運行監督監管機制 1 1對監測人員有考核和資質要求 1 0數據異常的反饋和分析機制 2 2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 QAQC 系統 2 2分析與建議○ 江蘇省監測網絡的建設工作較為完善,設有專人對監測站數據進行監管,并建立了數據異常的反饋機制,有相應制度保障監測數據質量。下一步可考慮加強對監測人員資質的管理,出臺考核辦法?!?江蘇省環保廳網站有實時空氣質量監測數據的發布平臺和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發布平臺,但是對于空氣質量監測數據發布平臺無法追溯歷史監測數據這一點,江蘇省監測站應加以改善??諝夤芾硇畔⒌墓_程度6/10 分項目 分數 江蘇省得分公開空氣質量相關規劃 1 1公開年度工作方案 1 0公開空氣質量信息 1 1公開在線污染源排放信息 1 1公開年度工作方案執行效果的評估報告 1 0有通過新的社交媒體增加信息公開和互動 1 1公開環境監管和執法信息 1 1強制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執行情況 1 1大氣法規標準和規劃的制定過程中都邀請公眾參與提供意見 1 0對公眾建議進行分析和反饋 1 0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20分析與建議○ 江蘇省有空氣質量數據發布平臺和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數據查詢系統,對空氣質量和重點污染企業的排污信息進行了公開。其地級市常州、南通和南京均在“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排名靠前?!?建議江蘇省改進在年度工作方案的公開和后評估方面的工作,形成年度工作方案公開機制及其執行效果評估報告?!?在公眾參與方面,江蘇省已經邀請公眾參與其大氣法規標準和規劃的制定過程并聽取意見,建議進一步增加信息公開的范圍和渠道,同時對意見做好書面的分析和反饋?;仡櫤驮u估4/10 分項目 分數 江蘇省得分定期進行規劃評估及規劃調整 3 0年度執行方案制定和評估 3 2對管理框架與機制的內部評估 1 1對主要政策措施進行效果評估 3 1分析與建議○ 有效的空氣質量管理規劃需要有明確的回顧和評估機制。江蘇省在 2013 年年初印發江蘇省藍天工程部門職責分工和任務分解方案,并與各省轄市政府簽訂了責任狀,于年底進行了重要法規和工作任務的自查和總結。下一步,江蘇省應對其空氣質量改善規劃 / 行動計劃 / 達標規劃制定年度執行方案,定期對規劃進行評估,包括措施執行情況、執行效果等,并針對評估結果對規劃進行調整(如果有需要)。2014江蘇省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21江蘇省 2013 年措施評估是根據省級空氣質量措施清單的結構來展示的。此部分不做評估和打分,僅從立法標準、固定源、移動源、交通控制、綜合治理和保障措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