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方法思路以及電力行業配額分配方案.pdf
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 李鵬 二〇一九年 四月 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方法思路 以及電力行業配額分配方案 一 覆蓋范圍 二 配額總量 CONTENTS 提 綱 三 配額分配 四 發電行業配額方法 履約 五 一 覆蓋范圍 CONTENTS 提 綱 配額總量 二 配額分配 三 發電行業配額方法 四 履約 五 覆蓋范圍 行業 行業代碼 行業子類 ( 主 營產品 統計代碼 ) 石化 2511 2614 原油加工(2501) 乙烯(2602010201) 化工 261 262 263 265 電石(2601220101) 合 成 氨 (260401) 甲醇(2602090101) 其他 建材 3011 水泥熟料(310101) 3041 平板玻璃(311101) 鋼鐵 3120 3140 粗鋼(3206) 鋼壓延加工 有色 3216 電解鋁(3316039900) 3211 銅冶煉(3311) 造紙 2211 2212 2221 紙漿制造(2201) 機制紙和紙板(2202) 電力 4411 4412 火力發電、自備電廠 熱電聯產 4420 電網 航空 5611 5612 5631 航空旅客運輸 航空貨物運輸 機場 門檻13-18年任意一年溫室氣 體排放 量達到 2.6 萬噸CO 2 e (綜合能源消費量約1 萬噸標準 煤) 碳排放 權交易 管理暫行 條例 (征求意 見稿) 溫室氣體種類 行業范圍 重點排放單位確定門檻 排放類型 化石燃料燃燒 的CO 2 排放 全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72 全國CO 2 排放總量的90.4 過程排放 化工行業能源做原材料 水泥行業煅燒石灰石 電、熱消費所 對應的排放 與統計制度、節能政策、企業核算與報告指南的一致性,將此部分排放 計入 5 170830 93290 74400 36609 31215 9663 8206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450000 410428 400000 350000 300000 250000 排放量(萬噸CO 2 ) 八大行業的能源消費二氧化碳排放量匡算 根據中國能源統計年鑒中的分品種終端能源消費量乘以相應的排放因子測算 一 覆蓋范圍 CONTENTS 提 綱 配額總量 二 配額分配 三 發電行業配額方法 四 履約 五 5 國家- 地方- 企業在配額分配中 的關系 5 交易體系減排對國家減排目標的貢獻率 δ ε r ets r 覆蓋范圍、進入門檻 配額分配方法 政策目標期望貢獻率 ε 碳排放體系的碳排放量與國家碳排放量總量之比 r ???? ???? ???? 碳排放體系的碳強度下降水平要求 r 國家的碳強度下降目標 5 配額總量設定的指導原則 最大可能發揮碳排放權 交易體系的作用 覆蓋行業盡量寬 企業門檻盡量低 碳強度下降率高于全國平均水 平 最大可能避免對經濟產生 不利影響 以提高企業碳生產力為目標 不影響覆蓋行業經濟活動水平 配額總量由實際經濟活動決定 (靈活總量) 一 覆蓋范圍 CONTENTS 提 綱 配額總量 二 配額分配 三 發電行業配額方法 四 履約 五 5 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方法 行業基準法 免費分配 歷史排放強度下 降法 免費分配 拍賣 有償分配 主 要 方 法 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目標 經濟增長 產業結構調整 5 行業基準法簡介 ? 企業配額 行業基準 履約年度實際產量 ? 履約主體企業(法人或視同法人單位) ? 履約邊界主產品生產系統(工序、分廠、裝置、設備), 能耗可以單獨 計量,計量準確性高,易于核查 ? 產品和工藝具有同質性,行業內橫向可比 ? 確定基準值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對標研究 一 覆蓋范圍 CONTENTS 提 綱 配額總量 二 配額分配 三 發電行業配額分配方法 四 履約 五 5 配額分配方法發電企業(江蘇四川試算) ? 覆蓋范 圍 機組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具體包括化石燃料燃燒排放、 凈購入使用電力的排放 。 ? 分配方 法 采用基準法進行配額分配, 同時考慮冷卻方式、負荷率、熱電機組供熱比等因素 調整。 ? 配額計算 公式 A∑ ???? ???? ,???? ???? ?,???? ) ???? i1A機組二氧化碳配額總量,單位tCO 2 ; ???? ???? ,???? 機組供電二氧化碳配額量,單位tCO 2 ; ???? ?,???? 機組供熱二氧化碳配額量,單位tCO 2 ; N機組總數。 5 配額分配方法發電企業 ? 對于機組供電配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機組供電量,單位MWh; ???? ???? ,???? 機組供電排放基準,單位tCO 2 /MWh; ???? ???? ,???? 機組冷卻方式修正系數,單位無量綱; ???? ???? ,???? 機組供熱量修正系數,單位無量綱; ? 對于機組供熱配額 ???? ???? , ???? ???? ???? , ???? ? ???? ???? , ???? ???? ?,???? 機組供熱量,單位GJ; ???? ?,???? 機組供熱排放基準,單位tCO 2 /GJ。 5 行業基準值研究方法 以各省市級主管部門上報國家發改委的20132015年重 點排放單位核查報告數據為基礎,對排 放數據進行分類、 匯總和分析,按照國際通用的碳排放 基準值 計算方 法,計算各行業碳排放強度 基準值 第一步選取參加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的某行業所有重點排放單位作為樣本,計算樣本20132015 年平均碳排放強度。 原則上應選取本行業的所有重點排放單位核查填報數據作為樣本,但當個別 單位的數據填報有誤或有缺失的情況下,可以剔除相應的樣本數據,并進行說明 樣本20132015年平均碳排放強度 樣本20132015年總排放量 樣本20132015年總產量5 行業基準值研究方法 第二步按照單個樣本碳排放強度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選取該行業20132015年若干個樣本的 累計產量占所有樣 本總產量的比例達到10時,這些樣本的碳 排放強 度加權 平均值,作為行業基 準值的第一個參考值 行業20132015年前10加權平均碳排放強度 10內樣本20132015年總排放量 10內樣本20132015年總產量第三步按照上述方法,樣本累計產量每增加10,計算 碳排放 強度加 權平均 值,作為行業基準 值的參考值數據序列 第四步結合節能降碳、地區和產業發展相關政策和需求,兼顧效率和公平原則,對計算出的基準 值參考值進行配額盈缺分析、樣本企 業抗壓 力試算和地區 分布研 究,最終選出適用于全國碳排放權 交易的基準值 5 “國家行業基準”確定的總體原則獎勵先進,懲戒落后 0.6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 57 59 61 63 65 67 69 71 73 75 77 79 81 83 85 87 89 91 93 95 97 99 101 103 105 107 109 0.7 0.8 0.9 1.0 1.1 單位供電CO 2 排放量(tCO 2 /MWh 排放基準 5 “國家行業基準”確定的總體原則循序漸進,先寬后嚴 0.6 0.7 0.8 0.9 1.0 1.1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 57 59 61 63 65 67 69 71 73 75 77 79 81 83 85 87 89 91 93 95 97 99 101 103 105 107 109 單位供電CO 2 排放量(tCO 2 /MWh 當前的子行業綜合排放強度 新基準排放強度 (去掉占總供電量 20的最落后樣本) 未來基準排放強度(占總供 電量的1/3的最先進樣本) 5 “國家行業基準”確定的總體原則目標導向,綜合平衡 與國家碳減排目標 要求相一致 考慮行業內的 配額供需問題 考慮行業間的 配額供需問題 5 參考基準值與修正系數(僅供本次配額試算使用) 燃煤、燃氣機組供電CO 2 排放 基準 壓力參數 容量級別 (MW ) 碳排放基準 值 (tCO 2 /MWh ) 超超臨界 1000 0.8066 600 0.8267 超臨界 600 0.8610 300 0.8748 亞臨界 600 0.8928 300 0.9266 高壓、超高 壓 300以下 1.0177 循環流化床IGCC 300及 以上 0.9565 300以下 1.1597 燃氣機組 F 級 0.3795 F 級以下 0.5192 燃煤、燃氣機組供熱CO 2 排 放 基準 容量級別 (MW ) 碳排放基準 值(tCO 2 /GJ ) 燃煤熱電機 組 0.1118 燃氣熱電機 組 0.0602 機組類型 供熱比α 范圍 修正系數 值F r 燃煤機組 0≤ α ≤ 100 1-0. 25α 燃氣機組 0≤ α ≤ 100 1-0. 60α 供熱量修正系數 冷卻方式修正系數 冷卻方式 修正系數值F l 水冷 1 空冷 1.05 燃料熱值修正系數 入爐混合燃 料低 位 發 熱值 修正系數值F C ≤ 12550 千焦/ 千克 1.03 >12550 千焦/ 千克 1 5 目前討論的主要問題 11 條基準線將減 少、合并 基線合并后的 基 準 值更新(鼓 勵 供熱) 是否考慮燃料 熱 值 修正系數 對燃氣電廠的 優 惠 政策 對自備電廠 的 考 慮 一 覆蓋范圍 CONTENTS 提 綱 配額總量 二 配額分配 三 發電行業配額分配方法 四 履約 五 5 什么是履約 配額核定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根據公布的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法和標準,核定重 點排放單位應取得的碳排放配額,并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配額登記重點排放單位的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和取得的碳排放配額應在國家碳排放權注冊 登記系統登記。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公布的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法和標準 向重點排放單位預分配部分碳排放配額。預分配的配額應在重點排放單位相應年度配額中予 以扣除。 配額清繳重點排放單位應在規定的時間向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提交與其 上年度核定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等的配額(或符合主管部門公布的碳減排指標),以完成其 配額清繳義務。結余配額可以出售,也可以結轉使用。 5 遵約機制 ? 法律基礎完善的法 律法 規是保 證遵約機 制的 基礎 ? 重點排放單位的責任 及懲 罰措 施 不按時提交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報告,或者提交虛假的溫室 氣體排放報告、核查報告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 處5萬元以上20 萬元以下罰款 未按時提交與其排放量相等配額的,由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 管部門予以警告、限期履行清繳義務,并處按照該年度市場均價 計算的碳排放配額價值2 倍以上5 倍以下罰款。 拒絕、阻撓監督檢查的,由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 限期改正,予以警告;逾期拒不改正的,對違法單位處2 萬元以 上10 萬元以下罰款,對違法個人處1000 元以上5000 元以下罰 款。 5 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運轉的基本流程 確定ETS 覆蓋范圍 設定ETS總的 碳排放上限 為納入企業 分配排放配額 控制碳排放并可自 愿進行配額交易 納入企業核算并報 告其年度碳排放 提交不少于其年度 碳排放的配額 政府 企業 謝 謝 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