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碳市場經驗.pdf
天津碳市場情況介紹 孫振清 天津科技大學能源環境與綠色發展研究中心 Supporting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s in China - 中歐碳交易能力建設項目 北京 , 9月 16日 This project/programme is funded by the European Union Project implement by ICF International together with Sinocarbon, SQ Consult and Ecofys 目錄 1. 天津經濟發展背景 2. 天津碳交易市場現狀 3. 天津碳市場建設中考慮的主要因素 4. 問題與挑戰 5. 未來發展趨勢 6. 結論 1. 天津能源消費與碳排放現狀及趨勢 1.1 能源消費、碳排放和經濟結構 天津 2012年 GDP是 1995年的 9.2倍,年均增長率達到 12.3,位居全國首位,人均 GDP也到達了 1.5萬美元。 2012年 CO2排放達到 1.7億噸,其中農業、工業、三產和家庭排放分別為 1.44,70.30,16.08 和 12.15 .而 1995年排放才 6092萬tCO2e年均增長率達 6.0 . 2013年天津三產比例為1.350.648.1,比 20121.351.747.0 和 20102 1.652.4 46.有所優化。 工業內部有 80 是重工業,如金屬壓延制造、機械制造等排放比較中的產業。 2010 2012 prim a ry ind us t ry , 1 . 3 3 Se con d ar y in d u s try 51 .72 T e rtia ry in d u s try 46.95P ri m ary i nd ust ry, 1Secondary i nd ustry, 52T er t i ary i nd ust ry, 47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1995100人口 G DP人均碳排放 單位 G DP 碳排放1.2 能源消費持續增加 2012年天津能源消耗總量達到 8018萬 tce,是1995年的三倍,但是能源效率持續提高,見右圖。 2012年萬元產值能耗由 1995年的 2.16tce降低到 0.73tce,年下降率達5.8。 能源結構雖有優化,但是效果不明顯。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依然維持在 59.2,石油和天然氣分別為 33.5 和 6.5. 01020304050607080901 0 0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占比()年份O t h e rsN a t ural g a sO i lCoa l0 . 0 00 . 5 01 . 0 01 . 5 02 . 0 02 .5 001 0 0 02 0 0 03 0 0 04 0 0 05 0 0 06 0 0 07 0 0 08 0 0 09 0 0 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份T o tal En e rg y Co n su m p ti o n 1 0 th o u sa n d tce )En e rg y In ten sity tCO2 /1 0 th o u sa n d y u a n )1.3 若不加控制, CO2排放將持續增加 ?前些年,天津 CO2排放總量持續增加,年均增速保持在 6.0以上, 2000-2012年一度達到 8.2,如此高的增速致使天津人均 CO2排放成為全國榜首,超過上海和北京依據我們的預測,若不采取嚴格措施 2015年人均排放將達到 15tCO2, 2020年達17tCO2. ?但是,現在天津治理環境污染壓力較大,轉變發展方式呼聲較高,再加上京津冀聯動要求,碳排放進入低碳發展情景 。 ?很可能 2017年排放量達峰。人均排放約 14tCO2左右 接近履約期后,價格一路走高,天津交易所碳價一度從平時的 28元 /CO2達到 42.41元 /CO2,交易量也一度沖高。 6 2.天津碳交易現狀 1 05 0 0 0 01 0 0 0 0 01 5 0 0 0 02 0 0 0 0 02 5 0 0 0 03 0 0 0 0 03 5 0 0 0 04 0 0 0 0 04 5 0 0 0 05 0 0 0 0 05 5 0 0 0 06 0 0 0 0 06 5 0 0 0 07 0 0 0 0 0交易量(tCO2)廣州 上海 天津 深圳 湖北 重慶 北京0102030405060708090成交價(元/tCO2)日期廣州上海天津深圳湖北重慶北京price ?天津納入企業數量為 114家,經過第一個履約期后數量變為 110家。未履約企業均為私營企業。 ?天津允許個人和機構開戶,目前有 70個體會員, 4個機構會員,參與企業均在交易所開戶。 2.天津碳交易現狀 2 納入行業 企業數 排放占比 備注 電力熱力 30 40.34 國企 鋼鐵 51 37.19 民企多 化工 20 8.76 國企、私企、合資 石化 7 7.04 國企 外資 油氣開采 5 6.67 國企 3.天津碳市場建設中考慮的主要因素 ? 政府領導尤其是一把手,必須重視。 ? 總量目標須嚴格核定并從緊設定 ? 分配機制設計須謹慎,歷史法弊端大,基準法操作難 ? 懲罰機制尤其是資金處罰力度要大,各種措施綜合使用。而且要有執行機構。否則允許困難,履約不易。 4.問題與挑戰 4.1 排放總量 一方面要完成國家下達的減排目標,還要考慮自身經濟發展、企業條件和社會接受力 ?排放總量約束情況與政府部門的考核指標有個,如國企領導的經濟效益指標要遠重于節能減碳指標約束,所以政府部門不希望過緊。 ?長期目標和遠期目標的關系約束是近期的,但是能夠產生遠期的競爭力。如何進行平衡,是個難題。 ?高能耗產業短時期能否順利轉移,轉移到何處,對本地區的影響等 ?能源結構優化的成本本地區能否承受得起 ?產業發展趨勢 ?本地企業的競爭力等 . 4.2 分配方法 ?歷史法和基準線法,各有優缺點,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要兼顧公平和效率,避免鞭打快牛 ?試點初期,免費發放吸引更多企業加入,但不能形成永久免費的概念,所以要適時推出拍賣。 ?多與企業溝通,做到盡量公平。 ?配額是否可以存儲,存儲的時間長短等影響企業決策。 ? 如何對待新進者,免費、有償是否公平等,需要認真考慮。 4.3 Challenges 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s/ 來自不同部門的挑戰 Management structure/部門結構 ?氣候變化主管部門是否有更多資源可以用于市場建設和執法。 ?能力建設問題,人才、技術和經驗等 ?能否整合區域資源支持市場建設,充分發掘其協調效應。 4.4 強化法規提高可靠性和可信度 碳配額的資產屬性要得到法律保護,才能激發企業對碳作為資產進行管路的積極性。 例如企業停產、遷出富裕配額的處理,各試點差異較大。 碳交易獲得的資產應該獲得法律保護。 配額作為資產應該明確規定。 5.天津碳市場未來發展 ?完善法規體系和規章制度,提升獎懲力度 ?將碳市場建設與排污權市場同時建設和運行,成為低碳城市建設的重要手段。 . ?加強碳金融建設,成為推動低碳發展的有效融資渠道。 ?為 2016年與全國碳市場順利對接做好準備 6.結論(體會) a.碳市場對當地的影響因發展階段不同而存在差異,越發展水平低其約束力越大,邊際影響越大。 b.地方政府首先關注經濟發展、就業水平,減碳其次,所以轉變發展方式是關鍵。但是難度太大 c.鼓勵先進企業參加,帶動落后企業,目前是唯一有效辦法,未來可以擴大市場覆蓋范圍,加大懲罰力度,會保證參與企業數量和履約率。 d.依靠政府力量,而非法律力量效果受到限制。 d. 當地企業競爭力也是市場建設中要關注的問題。能否使短期約束變成長期競爭力,是市場規則尤其是配額分配方法評判的標準。應該更加有利于企業長期競爭力的提升。 e. 能力有大小,必須承認。所以加強能力建設是長期任務,包括 MRV知識、觀念的更新等,需要外力,更需要自身的提高。 f. 碳市場一定要和其他政策措施整合使用, .才能真正達到市場建設的初衷。 g. 對于履約要胡蘿卜加大棒 6.Conclusions2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