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F上海低碳城市綠色能源機制項目.doc
1 GEF 上海低碳城市綠色能源機制項目 實施計劃 2012 年 9 月 96741 2 目 錄 1. 項目背景和意義 1 1.1 項目背景 1 1.2 GEF 項目實施的合理性及意義 2 2. 項目開發目的 4 3. 項目指標 . 5 4. 組織機構 . 7 5. 各咨詢活動描述 9 5.1 綠色建筑 . 10 5.1.1 建筑節能改造 . 10 5.1.2 新建建筑節能 . 26 5.2 低碳能源供應 . 31 5.3 綠色交通 ..35 5.4 能力建設與項目支持 . 39 5.5 項目管理 . 48 5.5.1 項目辦運行 . 49 6. 財務計劃 60 6.1 GEF 贈款與配套資金分配 . 60 6.2 贈款費用類別 . 62 6.3 贈款資金財務計劃 . 63 7. 財務管理 65 8. 項目監督 66 8.1 報告要求 . 66 8.2 世界銀行監督、檢查和評估 . 68 9. 總體實施計劃 . 70 3 10. 采購支付管理 . 72 10.1 采購職責 72 10.2 采購方法 72 10.3 采購計劃 74 附件 1.試點新近零排放建筑的子贈款資金指南(試點贈款資金) . 79 附 件 2.財務管理手冊 附件 3.第一年采購計劃1 1. 項目背景和意義 1.1 項目背景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低碳發展是當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中國政府和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和節能工作,將節能和應對氣候變化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長寧區擬以虹橋地區為核心,開展建筑節能改造和示范,積極應用綠色能源,發展低碳交通,建設低碳城區,以實現所在區域及周邊地區的低碳發展。 2011 年 3 月,長寧區虹橋地區被列入上海市首批 8 個低碳發展實踐區之一。 近年來,長寧區對低碳發展 實踐區的建設作了積極探索,對虹橋地區 102 幢建筑用能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與節能潛力分析,建立了區域建筑能效監控平臺并完成 100 余幢建筑能源分項計量裝置的安裝與接入,初步摸清了虹橋地區建筑用能現狀。同時,長寧區專門成立了長寧區低碳項目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項目辦)和新長寧低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本低碳發展實踐區建設的推進主體和發展平臺。 為進一步建設好低碳發展實踐區,長寧區擬加強與全球環境基金( GEF)和世界銀行(以下簡稱世行)的合作,引入 GEF 贈款和世界銀行貸款,既作為部分實施項目的資金來源,也可借鑒應用國外 先進節能低碳技術和機制。 2011 年 3 月,長寧區提交了 GEF 贈款項目認定表格( PIF),確定了項目框架,明確贈款主要用于綠色建筑、低碳能源結構、綠色交通、綜合性綠色能源機制及項目管理等方面。在2 此基礎上,做好 GEF 贈款項目計劃書,對于低碳發展實踐區的順利啟動和成功建設、加強 GEF 和世界銀行的進一步對接非常重要。 1.2 GEF 項目實施的合理性及意義 作為在中心城區進行更新與再開發過程中實現低碳發展的典型,上海市長寧虹橋地區低碳發展實踐區建設對上海市乃至全國推進低碳發展、建設低碳城市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1.2.1 為中國和上海市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和低碳城市建設提供經驗 城市和建筑碳排放占中國碳排放的比例高于 20,并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關的碳排放量總量還在持續增長。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不僅是長寧區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日益成為中國各類城市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內容。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臨涉及利益主體多、投資回收期長、推進難度大的障礙,本項目將通過在已基本發展成型的長寧虹橋地區,采用多種節能低碳技術,對一批既有建筑實施節能改造,探索改造模式和機制,從而在技術、政策、體制機制等方面為上海和中國開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推進低 碳城市建設提供經驗。 1.2.2 為新建建筑節能提供借鑒 目前,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新建建筑數量增長較快,新建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也在快速增長。本項目將通過在長寧區新建高于上海節能標準建筑及近零排放建筑,綜合采用先進的節能技術,示范應用玻璃幕墻光伏發電和屋頂光伏發電、太陽能路燈、風光互補路燈等技術,將為上海和中國在今后新建建筑節能推進工作、建設低能耗和低3 排放建筑方面提供有益探索。 1.2.3 為城市低碳發展提供管理經驗 本項目的實施,將不僅發揮顯著的節能減排效益和社會效益,還將彌補了長寧區低碳城市建設資金的不 足,更重要的是在使用 GEF 贈款和世行貸款的同時也可引進一套國際先進的項目管理方法和機制,。這些先進經驗,對于我國和地方政府在低碳發展過程中投資項目的篩選、過程監管、項目采購與支付、財務管理等方面,將具有良好的示范與借鑒作用。 4 2. 項目開發目的 上海低碳城市綠色能源機制項目( GELCC)是中國政府與世行( WB)及全球環境基金( GEF)合作開展的低碳城市開發和投資項目,該項目的宗旨通過發展綠色建筑、鼓勵綠色交通、改善能源結構、完善體制機制、制定激勵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等措施,降低碳排放量增長速度,實現 2020 年碳排放強度比 2005 年下降 50以上的目標。 通過本項目的實施,順利啟動和建設好長寧低碳發展實踐區,制定和完善低碳發展相關的政策機制,帶動能源審計、節能診斷、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服務業的發展,將為我國其他地區低碳發展提供借鑒和指導。 5 3. 項目指標 衡量評價 GELCC 項目是否成功的關鍵指標詳見表 3-1 表 3-1 本項目的關鍵指標 時間 完成指標 2013 年底前 完成長寧區公共建筑用能基準線研究,建立長寧區商務辦公、賓館和商場的建筑能耗基準線,并形成配套實施建議 完成長寧區公共建筑節能改造 補貼資金管理辦法、長寧區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推進工作方案課題研究,由長寧區政府發布相關政策文件,推動建筑節能改造 完成創新的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約束、激勵政策研究 完成世行貸款項目的擔保機制研究,建立本次世行貸款項目的擔保機制 完成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功能優化的線路圖的下一步行動方案及工作大綱 , 建成具有節能量修正與評估、項目管理和減碳足跡等新功能的建筑能耗監控平臺 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節 能量評估、檢測管理辦法研究,建立一套公認、科學、統一的節能量評估和檢測方法。 完成新建高于上海 節能標準建筑和近零排放示范建筑項目的優化設計方案,示范新建建筑節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推動新建建筑節能 完成新建高于上海節能標準建筑的激勵政策研究,有效引導高檔商務樓等新建建筑節能率達到 70以上 完成基于分布式供能系統的智能微網前期方案設計,為分布式供能系統的智能微網建設提供支持 完成綠色電力及碳交易機制體系研究,切實降低區域碳排放 完成綠色交通最后一公里(短駁)實施方案的研究和實施方案; 實施長寧虹橋地區短駁公交系統試點,完成試點評估報告 完成慢行交通道路布 局與設計方案,健全區域慢行交通系統 2015 年底前 至少完成 80 幢既有建筑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的竣工驗收 完成一幢新建高于上海節能標準建筑的新建建筑的竣工驗收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的功能優化的建設完成 由項目辦組織若干次培訓會,向建筑物業主、物業公司、節能服務公司培訓宣傳相關推進舉措和政策 6 2017 年底前 完成一幢近零排放示范建筑的竣工驗收 至少完成一個分布式功能系統的竣工驗收 綜上所述, GEF 技術援助的指標為 建筑改造政策創新試點; 建筑改造融資機制創新試點;長寧節能監控平臺覆蓋 160 幢建筑; 試點新建一幢近零排放建筑 至少試點建造一個分布式供能設施; 長寧慢行交通系統試點。 通過建筑節能相關約束激勵政策研究、節能量評估及能耗監控平臺建設、世行貸款項目的市場開發與擔保機制研究、低碳能源和綠色交通方面的相關方案設計等軟環境建設,推動綠色建筑等各領域低碳項目的建設,約拉動 2.46 億元投資資金,實現區域節能 76000 噸,減排 165000 噸 ,為上海市其他區縣的低碳發展提供良好的示范和指導。 7 4. 組織機構 上海市和長寧區將成立專門的機構負責項目的實施。主要由三個層面的機構組成 市區兩級政府(項目領導小組、項目執行小組)、項目辦層面、項目實施單位( PIA)層面。 4.1 市區兩級政府層面 市相關部門包括市發展改革委、市建交委、市財政局、市外匯管理局等部門的相關業務部門組成項目指導委員會,負責指導項目的報批、推進、資金流轉、結匯購匯和項目實施的監督管理。 項目領導小組的成員包括區政府主要領導,區發改委、區建交委主要領導。項目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項目協調會,主要負責項目的總體指導、協調和推進,制定政策,確定資金的總體安排。 項目執行小組的成員包括區發改委、區建交委、區國資委、區商務 委、區旅游局、區財政局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項目執行小組每兩月召開項目協調會,主要職責是協調項目進程,推進項目實施。區財政局監管 GEF 項目贈款資金的使用。 4.2 項目管理辦公室( PMO) 依托長寧區低碳項目管理辦公室,在長寧區發展改革委的領導下成立 GELCC 項目管理辦公室,成員包括正副主任(全職)、項目經理(全職)、行政助理(全職)、財會人員(全職)、專家庫(兼職,根據工作需要,聘請有關咨詢公司或技術、管理專家提供專業技術和項目管理服務)。項目辦具體負責“上海低碳城市綠色能源機制項目”8 各項目活動的組織實施 ,共有 6 位全職員工,并建立一個專家庫(其中包括 3 個技術顧問),在各領域提供技術支持。項目辦的職責如下 ? 負責項目采購、簽訂合同; ? 開展具體工作,負責與世行、項目協調小組、咨詢方的溝通聯系; ? 協調管理各咨詢方,解決每個項目活動在開展和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 質量控制檢查、監測評價各項目活動的具體實施進展情況,準備階段性技術和財務報告,匯總編制項目年度工作計劃; ? 實施項目日常管理和宣傳活動; ? 作為項目與銀行方面的關鍵聯接點,建立財務管理程序。 4.3 咨詢項目實施單位 按照世行聘請咨詢顧問指南規定的方法, 選擇咨詢項目實施單位。 每一個咨詢方在項目辦的指導下負責該項目活動的實施。 9 5. 各咨詢活動描述 長寧區虹橋地區作為已開發建設幾十年的中心城區區域,區域內主要有商務辦公、酒店、零售業、會展業和居住五大功能,能耗與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建筑、交通領域。 GEF 贈款資助和子項目主要由綠色建筑(建筑節能改造和新建建筑節能)、低碳能源供應、綠色交通、世行貸款項目支持、項目管理構成,具體子項目詳見表 5-1。 表 5-1 各部分項目活動名稱 C1 綠色建筑 C1.1 建筑節能改造 C1.1.1 公共建筑用能基準線及節能改 造約束、激勵政策研究 公共建筑用能基準線研究 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約束、激勵政策研究 C1.1.2 世行貸款項目的擔保機制實施研究 C1.1.3 節能量評估辦法研究和建筑能耗監控平臺軟硬件優化 建筑節能改造節能量評估辦法研究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功能優化的線路圖的研究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軟件優化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軟硬件優化 C1.1.4 既有建筑能源審計和節能改造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與評估 C1.2 新建建筑節能 C1.2.1 新建高于上海節能標準建筑的激勵政策研究 C1.2.2 增量成本補貼(含技術設計) C2 低碳能源供應 10 C2.1 基于分布式供能系統的智能微網前期方案設計 C2.2 低碳實踐項目碳交易機制試點體系研究 C3 綠色交通 C3.1 綠色交通最后一公里(短駁)實施方案的研究和實施資助 C3.2 長寧虹橋地區慢行交通道路布局與設計方案 C4 能力建設與項目管理支持 C4.1 項目的咨詢服務 C4.1 項目的推廣活動、培訓、開始及結束、考察 C4.2 項目管理的 專家 C4.2 項目的 日常運行 5.1 綠色建筑 5.1.1 建筑節能 改造 “建筑節能改造”項目的目的是提高既有建筑能效,通過支持建筑節能項目的技術方案設計、能耗監控、節能量評估、獎勵機制等各個環節,推動建筑節能改造項目的實施,實現建筑節能的目標。 每個項目活動描述如下 5.1.1.1 公共建筑用能基準線及節能改造約束激勵政策研究 (一)公共建筑用能基準線研究 項目背景和目的 節能改造項目的推動需要科學的節能技術和良好的金融環境,更重要的是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長寧區政府建筑節能相關管理部門迫切需要一組長寧區各類大型公共建筑的用能基準線,以此為依據推動11 一批大型公共建筑主動 開展節能改造工作。在前期研究過程中,已經建立了商務辦公、賓館和商場三類建筑用能基準線指標值,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由于現有基礎的限制,如建筑主要功能區面積、出租率、入住率等主要影響因素需深入調研,修正和完善基準線指標。 項目內容 第一部分基于性能的建筑能效基準的技術分析 任務 1研究一套適用于上海的商業和公共建筑基準線方法,涵蓋以下建筑類型 辦公樓、商場、醫院和綜合性樓宇。進一步的活動如下 ? 按照建筑類型根據長寧區對 100 棟大樓的調研數據,并補充以大上海地區的能源審計數據,審核和分類樓宇能耗。 ? 確立建筑能耗 性能基準設定方法,包括關鍵性能指標和因建筑運營狀況而異的修正因子。建筑能耗性能指標可以包括所有建筑類型的年每平米單耗( kWh/m2/年),對于特殊建筑類型可增加額外指標,如辦公樓年每人單耗( kWh/人 /年)。修正因子可以包括的參數如辦公樓的運行時長、有空調空間的比例,入住人數,和對于其他類型建筑的其他特定因子。 ? 按建筑類型和子類型制定一套能耗性能基準組合(如一班、兩班、三班運行的辦公建筑),該組合使用建筑能耗性能指標,根據長寧區及大上海的數據設定。每類子類型最好至少設定 5棟建筑的基準(包括建筑能耗性能指標) 并對長寧區全部 100棟建筑的基準設定有代表性。 12 任務 2 對于長寧區主要類型及子類型商業和公共建筑按照長寧區政府的低碳目標提議最低建筑能耗性能要求。進一步的活動如下 ? 提議一套實用而強有力的方法,確定建筑能耗性能的最低要求,并與完成長寧區 2015 年到 2020 年低碳目標掛鉤。 ? 計算每種類型和子類型商業和公共建筑的最低性能基準。每種最低性能基準應按 到 2015 年和從 2015 年到 2020 年不同時期設定不同值,反應后一時期更嚴格的要求。 任務 3 提議商業和公共建筑能耗性能能效評級的概念框架,設計并應用于世行 /GEF 項目。該框架應包括建筑及系統的能耗性能指標。系統指標可包括照明系統、設備功率 /插座負荷和 HVAC 系統。 第二部分經濟和財務影響分析 任務 1 確定基于性能的建筑基準線,覆蓋每種建筑類型,以達到在長寧區總節能量十二五計劃的目標。明確達到這個基準所需采用的能效技術,計算總投資額,節約每噸標煤所需的投資,每平方米投資額,財務內部收益率,改造的建筑數量,投資回收期 3-5 年的建筑改造的比例,投資回收期 5-10年的建筑改造的比例,投資回收期 10-15年的建筑改造的比例。 13 基準線 技術 投資(百萬元) 節能 量(噸標煤 節約每噸標煤的投資額(元/tce) 每平方米投資額(元/m2) 財務內部收益率 為3-5年投資回收期 為5-10年投資回收期 為10-15年投資回收期 建筑數量 B1 T1, T2, T3 33,000 任務 2為區政府在長寧區設定最低建筑性能基準提供更好的決策信息, 對每種建筑類型按照長寧區完成總節能量大于或小于十二五計劃目標兩種情況,再設定兩種基于性能的建筑基準線情景, 并計算上表列出的經濟 /財務參數。 任務 3 根據經濟 /財務影響,為區政府在長寧區選擇采用何種性能基準提供建議。 執行指標 “ 公共建筑用能基準線研究 ”項目的執行指標是( 1)提出一套用能基準線指標建立的方法;( 2)建立適合長寧地區的商務辦公、賓館和商場建筑用能基準線指標;( 3)形成上海市長寧區公共建筑用14 能基準線研究報告。 項目時間表 “ 公共建筑用能基準線研究 ”項目活動的批準程序及時間表見表5-2。 表 5-2 “公共建筑用能基準線研究”項目活動的時間表 要完成的活動 項目開始后的時間 (月) 1、編制咨詢項目工作大綱 已完成 2、向世界銀行提交咨詢項目工作大綱,取得世行的認可 1 3、發布征集項目參與者的廣告、征集項目參與者活動截止 1 4、形成短名單,并取得世行認可 1 5、征詢項目建議書的文件包提交世行,并取得世行認可 2 5、短名單候選人提交項目建議書 2 6、 PMO 組建項目評估委員會 2 7、選出最優的候選人執行任務 3 8、簽署合同 3 9、項目完成 15 項目費用預算 “ 公共建筑用能基準線研究 ”項目活動的預算總額為 11 萬美元, 擬由 GELCC 贈款資金全額支持。 (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約束激勵政策研究 項目背景和目的 公共建筑節能是長寧區建設低碳城區的重要抓手之一,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的約束促進機制,推動建筑節能改造項目15 順利啟動。目前已完成了長寧區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的約束性和激勵性政策研究,從節能降耗要求、行政約束,稅收優惠、資金支持、獎勵措施、融資扶持等方面設計了初步的約束、激勵政策。本子項目在此基礎上,將深化研究設計合理可行的建筑節能改造補貼政策、實施 辦法和推進工作方案。 項目內容 任務 在基準線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并推薦新的約束性政策或懲罰措施建議,在市級和區級試行以迫使低效既有建筑(指高于將制定的最低基準線的)進行改造。 執行指標 “ 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約束激勵政策研究 ”項目活動的執行指標是提交長寧區公共建筑節能改造補貼資金管理辦法、長寧區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推進工作方案(代擬稿)兩份報告,及上述報告的有關配套文件。 項目時間表 “ 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約束激勵政策研究 ”項目活動的批準程序及時間表見表 5-3。 表 5-3 “ 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約束激勵政策研究 ” 項目活動的時間表 要完成的活動 項目開始后的時 間(月) 1、編制咨詢項目工作大綱 已完成 2、發布征集項目參與者的廣告、征集并獲得參與者的意向書 1 3、評估選出最優的候選公司 1 16 4、最優候選公司提交技術 -財務建議書,并取得認可 2 5、合同談判和簽署 2 6、項目完成 8 項目費用預算 “ 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約束激勵政策研究 ”項目活動的預算總額為8 萬美元,擬由 GELCC 贈款全額支持。 (三)本項目的支持 為項目聘請國際咨詢專家 10 萬美元 ,召開專題咨詢研討會為 3萬美元 ,擬由 GELCC 贈款全額支持 。 5.1.1.2 世行貸款項目的擔保機制和其他融資機制實施研究 項目背景和目的 一般來說,世行貸款項目具有單個項目貸款額高、項目數量少的特點,并且項目主體為政府,由市(區)財政進行項目擔保,承擔最終的還款風險。本次世行貸款項目支持對象包括綠色建筑、綠色交通、低碳能源結構三方面面其中綠色建筑項目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其主體為建筑業主或節能服務公司,需要進行市場開發,且數量繁多,程序較為復雜,不適于沿用一般世行貸款項目的擔保機制。特別是對一些有節能效果,但信用評估較差的項目,需要政府建立擔保機制,同時又需要防 止擔保過度。本項目活動的目的在于研究貸款項目的擔保機制,完善擔保平臺和相關機構的運作機制,以推進項目融資工作。 項目內容 17 本項目活動將有層次有重點地研究各類型節能項目的擔保機制和其他融資機制。一是分層次研究各類型項目的擔保機制,根據項目的風險差異,分為分布式供能系統、新建建筑節能、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等類型,研究相應的擔保機制。二是由于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項目一般由房產業主或節能服務公司申請貸款,特別是由節能服務公司申請貸款時還款風險相對較高,因此重點研究分析此類項目的擔保機制,包括項目篩選邊界條件 的設定及擔保方式等。除了擔保機制以外,這個項目活動也會推薦其它一些融資機制,以促進建筑節能改造的投資規?;?。 執行指標 “ 世行貸款項目的擔保機制實施研究 ”項目的執行指標是建立本次世行貸款項目的擔保機制和其他融資機制,完善擔保平臺和相關機構的運轉機制。 項目時間表 “ 世行貸款項目的擔保機制和其他融資機制實施研究 ”項目的時間表見表 5-4。 表 5-4 “ 世行貸款項目的擔保機制實施研究 ”項目的時間表 要完成的活動 項目開始后的時 間(月) 1、編制咨詢項目工作大綱 已完成 2、發布征集項目參與者的廣告、征集并獲 得參與者的意向書 1 3、評估選出最優的候選公司 1 4、最優候選公司提交技術 -財務建議書,并取得認可 2 5、合同談判和簽署 2 18 6、項目完成 6 項目費用預算 “ 世行貸款項目的擔保機制和 其他融資機制 實施研究 ”項目的預算經額為 6 萬美元,擬由 GELCC 贈款全額支持。 5.1.1.3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節能量評估辦法研究和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功能 優化的 路線圖研究 (一)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節能量評估辦法研究 項目背景和目的 對節能量進行公正、合理測量和評價是判斷長寧區既有建筑是否完成節能降耗目標的重要標準,同 時也可為建筑節能改造項目補貼資金的清算提供公正、客觀依據,是保證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順利推進的關鍵環節之一。目前現有的節能量認證方法尚不成熟,需要加強對節能量評價能力建設的支持,建立一套公認、科學、統一的節能量評估和檢測方法。本子項目將基于建筑能耗分項計量系統,研究節能量評估與檢測管理辦法和機制,以保證節能量評估和檢測方法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項目內容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節能量評估辦法研究”項目的研究內容如下 1、以長寧區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樓宇為研究對象,以 IPMVP 2007 為理論基礎,充分考慮環境因 素、耗能系統運行管理因素、建筑功能使用狀況、社會經濟等諸多因素對節能改造效果的影響,論證19 各因素修正系數。 2、以建筑能耗分項計量系統獲取的數據為主,其他手段獲取的數據為輔,將既有公共建筑中節能改造項目的節能效果進行量化,確立符合客觀規律的節能量測量與驗證的數學算法。 3、管理程序及管理文件設計。 4、研究制定一套針對長寧區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節能量檢測的規范和流程,并形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節能評估、檢測管理辦法(代擬稿)。 執行指標 “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節能量評估辦法研究 ”項目的執行指標是( 1) 確立符合客觀規 律的節能量測量與驗證的數學算法;( 2) 形成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節能量評估、檢測管理辦法 (代擬稿)。 項目時間表 “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節能量評估辦法研究 ”項目的批準程序及時間表,詳見表 5-5。 表 5-5“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節能量評估辦法研究 ”子項目的時間表 要完成的活動 項目開始后的時 間(月) 1、編制咨詢項目工作大綱 已完成 2、發布征集項目參與者的廣告、征集并獲得參與者的意向書 1 3、評估選出最優的候選公司 1 4、最優候選公司其提交技術 -財務建議書,并取得認可 2 5、合同談判和簽署 2 6、 項目完成 8 20 項目預算 “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節能量評估辦法研究 ”項目的預算總額為 8萬美元, 擬由 GELCC 贈款全額支持 。 (二)建筑能耗監控平臺功能 優化的 路線圖的研究 項目背景和目的 為實現量化評價低碳實踐區建設的減碳目標,目前已完成建筑能效監控平臺的數據中心和大屏幕顯示系統的建設,完成了軟件平臺程序集的開發,以及 100 余幢樓宇能耗數據的接入。擬通過可行性研究以明確該平臺功能 優化的線路圖 。 項目內容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功能優化的線路圖的研究”項目的研究內容如下 1、該平臺功能優化開發的線路圖,明確今后平臺 功能優化的近、中期目標。 2、圍繞平臺開發的近中期目標而產生的新功能的可行性。如能耗數據監察、在線服務和審計、用能異常情況警示、數據故障診斷及維護、節能量測量與驗證、項目與減碳足跡管理、碳交易微系統 BETA等。 執行指標 “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功能優化的線路圖的研究 ”項目的執行指標21 是形成建筑能耗監控平臺功能優化的線路圖的下一步行動方案及工作大綱 。 項目預算 “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功能優化的線路圖的研究 ”項目應召開一個專家座談會的預算總額為 2 萬美元, 擬由 GELCC 贈款全額支持 。 (三)建筑能耗監控平臺軟件優化 項目背景和目的 為實現量化評價低碳實踐區建設的減碳目標,目前已完成建筑能效監控平臺的數據中心和大屏幕顯示系統的建設,完成了軟件平臺程序集的開發,以及 100 余幢樓宇能耗數據的接入。擬對全區約 160 余幢建筑面積大于 2 萬平方米以上的樓宇進行數據接入并進行功能的擴展和優化 。 項目內容 “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軟件優化 ”項目的內容如下 根據新增工作量及平臺功能優化要求,完善軟件功能。 執行指標 “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軟件優化 ”項目的執行指標是 ( 1)加強節能改造診斷的功能。 ( 2)加強節能量確認的功能。 項目時間表 “ 建 筑能耗監控平臺軟件優化 ”項目的批準程序及時間表,詳見22 表 5-6。 表 5-6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軟件優化”項目的時間表 要完成的活動 項目開始后的時 間(月) 1、編制咨詢項目工作大綱 已完成 2、發布征集項目參與者的廣告、征集并獲得參與者的意向書 1 3、評估選出最優的候選公司 1 4、最優候選公司其提交技術 -財務建議書,并取得認可 2 5、合同談判和簽署 2 6、項目完成 8 項目預算 “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軟件優化 ”項目的預算總額為 32 萬美元,擬由 GELCC 贈款及政府配套資金支持 。 (四) 建 筑能耗監控平臺硬件優化(政府配套資金) 項目背景和目的 為實現量化評價低碳實踐區建設的減碳目標,目前已完成建筑能效監控平臺的數據中心和大屏幕顯示系統的建設,完成了軟件平臺程序集的開發,以及 100 余幢樓宇能耗數據的接入。擬對全區約 160 余幢建筑面積大于以上的樓宇進行數據接入并進行功能的 擴展和優化 。 項目內容 “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硬件優化 ”項目的內容如下 根據新增工作量及平臺功能優化要求,配置相應的硬件設備。 執行指標 “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軟硬件優化 ” 項目的執行指標是 23 ( 1)完成全區約 160 幢建筑面積大于以上的 樓宇的數據接入。 ( 2)完善相應硬件的配置。 項目時間表 “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硬件優化 ”項目的批準程序及時間表,詳見表 5-7。 表 5-7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軟硬件優化”項目的時間表 要完成的活動 項目開始后的時 間(月) 1、編制咨詢項目工作大綱 已完成 2、發布征集項目參與者的廣告、征集并獲得參與者的意向書 1 3、評估選出最優的候選公司 1 4、最優候選公司其提交技術 -財務建議書,并取得認可 2 5、合同談判和簽署 2 6、項目完成 8 項目預算 “ 建筑能耗監控平臺硬件優化 ”項目的預算總額為 200 萬美元,擬由政府配套資金全額支持 。 5.1.1.4 既有建筑能源審計和節能改造可行性研究報告(改造方案)編制的資助 項目背景和目的 這是節能改造項目開發前期的基礎工作。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申報并獲得區低碳辦同意后,經由業主委托由有資質的單位開展能源審計和編制節能技術改造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并視情況將24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提交至區發展改革委委托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擬對部分建筑節能改造項目的能源審計和節能改造可行性研究報告(改造方案)的編制工作給予資助,對項目的節能改造技術方案、節能目標和投資額等關鍵 要素進行把關,并將經審核合格的節能改造方案列入貸款和政府補貼項目計劃,與長寧低碳實踐區的節能目標相銜接,促進區域節能降耗總目標的實現。 項目內容 通過能源審計,必要時對用能設備實施監測,以識別項目單位用能設備的能源利用狀況和節能潛力,為編制節能改造可行性研究報告(改造方案)提供依據。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為項目的改造目標和主要建設內容、改造方案、項目進度計劃與安排、環境影響分析、投資估算和資金(包括申請世行貸款計劃)安排、經濟效益分析等。 執行指標 “ 既有建筑 能源審計和 節能改造可行性研究方案(改造方案 )編制的資助 ” 項目的執行指標是 2015 年前, 完成實施 90 幢樓能源審計和節能改造可行性研究報告(改造方案)的編制 (其中 15 幢樓由 GEF 資金支持)。 項目時間表 “ 既有建筑 能源審計和 節能改造可行性研究方案(改造方案)編制的資助 ” 項目的時間表見表 5-8。 25 表 5-8 “既有建筑能源審計和節能改造可行性研究方案(改造方案)編制的資助”項目的時間表 要完成的活動 項目開始后的時間 (月) 1、編制咨詢項目工作大綱 已完成 2、向世界銀行提交咨詢項目工作大綱,取得世行的認可 1 3、發布征集項目參與者的廣告 、征集項目參與者活動截止 1 4、形成短名單,并取得世行認可 1 5、征詢項目建議書的文件包提交世行,并取得世行認可 2 5、短名單候選人提交項目建議書 2 6、 PMO 組建項目評估委員會 2 7、選出最優的候選人執行任務 3 8、簽署合同 3 9、項目完成 39 項目預算 “ 既有建筑 能源審計和 節能改造可行性研究方案(改造方案)編制的資助 ”項目的總預算為 180 萬美元,其中 能源審計 費用 30 萬美元 擬由 GELCC 贈款支持,編制節能改造方案和節能診斷費用 150 萬美元由區政府配套資金支持 。 26 5.1.2 新建建筑節能 “新建建筑節能”項目的目的是通過 試點新建高于上海市節能標準的建筑和近零排放建筑,并通過制定相關激勵政策和市場開發,推動新建近零排放建筑項目的順利實施。 “新建建筑節能”方面具體包括 2 個項目活動 ? 新建高于上海節能標準建筑的激勵政策研究 ? 近零排放示范建筑項目的優化設計方案和增量成本補貼 5.1.2.1 新建高于上海節能標準建筑的激勵政策研究 項目背景和目的 長寧區內新建建筑嚴格執行本市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對高檔商務區、商場等興建公共建筑擬在本市節能標準的基礎上提高標準。長寧區目前已完成 了新建高于上海節能標準建筑的技術和經濟分析,本項目將在之前的研究基礎上,研究推廣高于上海節能標準建筑的相關的激勵機制,從資金支持、獎勵措施、融資扶持和管理措施等方面進行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 項目內容 在已有技術和經濟可行性分析的基礎上,通過調研、專家訪談,研究涵蓋財政支持對象、支持方式、規模和力度等要素的激勵機制,并提出相關的實施辦法和推廣工作方案。項目內容如下 1、補貼資金管理的可行性及具體實施辦法研究 研究補貼資金使用范圍、補貼對象、補貼方式,并結合項目投資27 回收期制定相應的補貼標準。 2、新建高于上海 節能標準建筑的推進政策及工作方案研究 明確各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責分工,并提出建筑節能改造工作的推進計劃、推進流程、資金補貼流程和監管方法。計算高于現行對既有建筑改造補貼的各種額外財務激勵,使最低性能基準以上的項目投資回收期或財務內部收益率達到投資者可接受的水平( 3-5 年回收)。 3、過程記錄 項目實施中政策措施建議的具體實施辦法及過程記錄文件設計。 執行指標 “ 新建高于上海節能標準建筑的 激勵政策研究 ”項目的執行指標是提交 新建高于上海節能標準建筑的 補貼資金管理辦法、長 新建高于上海節能標準建筑的 推進工作方 案(代擬稿)兩份報告,及上述報告的有關配套文件。 項目時間表 “ 新建高于上海節能標準建筑的 激勵政策研究 ”項目的批準程序及時間表見表 5-9。 表 5-9 “新建高于上海節能標準建筑的激勵政策研究 ”項目的時間表 要完成的活動 項目開始后的時間 (月) 1、編制咨詢項目工作大綱 1 2、向世界銀行提交咨詢項目工作大綱,取得世行的認可 1 3、發布征集項目參與者的廣告、征集項目參與者活動截止 1 4、形成短名單,并取得世行認可 1 5、征詢項目建議書的文件包提交世行,并取得世行認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