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 境 影 響 評價 技 術 導 則 鈾礦冶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uranium mining and milling ( 發 布稿 ) 本電子版為發布稿。請以中國環境科學出版 集團出版的正式標準文本為準。 HJ 1015.1-2019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國 家 環 境 保 護 標 準 2019-04-01 實施 生 態 環 境 部 發布 2019-01-21 發布 HJ 1015.1-2019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適用范圍. 1 2 規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術語和定 義. 1 4 總則 2 5 建設項目 工程分 析 . 3 6 環境現狀 調查與 評價 . 4 7 環境影響 預測與 評價 . 6 8 環境保護 措施及 其可行 性論 證 . 7 9 環境影響 經濟損 益分析 . 8 10 環境管理 與監測 計劃 . 8 11 退役治理 與長期 監護 . 8 12 結論與建 議. 9 附錄 A (規 范性附 錄)鈾 礦 冶建設項 目環境 影響報 告 書 的格式與 內 容 .10 附錄 B (規范性 附錄) 鈾礦 冶建設項 目環境 影響報 告 表 的格式與 內容 .21 HJ 1015.1-2019 ii 前 言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 影響評價法 中華 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規范鈾礦冶建設項 目 環境 影響 評價 工作 ,制 定本標 準。 本標準規定了鈾礦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 一般性原則 、內容、方法 和技術 要求, 以及 環境 影響 報告 書(表 )的 編制 要求 。 本標準 為首 次發 布。 本標準 的附 錄A 、附 錄 B 為規范 性附 錄。 本標準 由 生 態環 境 部 輻射 源安全 監管 司組 織制 訂 。 本標準 起草 單位 中 國輻 射防護 研究 院。 本標準 生態 環境 部 2019 年1 月21 日批 準。 本標準 自2019 年 4 月1 日 起實施 。 本標準 由 生 態環 境 部 解釋 。 HJ 1015.1-2019 1 環 境影響 評價技術 導則 鈾礦冶 1 適用范 圍 本標準規定了鈾礦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 一般性 原則 、內容、方法 和技術 要求, 以及 環境 影響 報告 書(表 )的 編制 要求 。 本標準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鈾礦冶 新建、改建、擴建 和技術改造項 目 的環 境影響 評價 工作 ,鈾 礦地 質勘 查 環境 影響 評價 可參 照本標 準執 行 。 本標準 不適 用于 鈾礦 冶退 役項目 的 環 境影 響評 價工 作 。 2 規范性 引用 文件 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有效版 本適用 于本標 準。 GB 11215 核輻射 環境 質量 評價 一般 規定 GB 18871 電離輻 射防 護與 輻射 源安 全基本 標準 GB 23726 鈾礦冶 輻射 環境 監測 規定 GB 23727 鈾礦冶 輻射 防護 和環 境保 護規定 HJ 2.1 建設項 目 環 境影 響評 價技 術導則 總綱 HJ 2.2 環境影 響評 價技 術導 則 大 氣環境 HJ 2.3 環境影 響評 價技 術導 則 地 表水環 境 HJ 2.4 環境影 響評 價技 術導 則 聲 環境 HJ 19 環境影 響評 價技 術導 則 生 態影響 HJ 169 建設項 目環 境風 險評 價技 術導則 HJ 610 環境影 響評 價技 術導 則 地 下水環 境 HJ 964 環境影 響評 價技 術導 則 土 壤環境 (試 行) HJ/T 61 輻射環 境監 測技 術規 范 3 術語和 定義 下列術 語和 定義 適用 于本 標準。 3.1 鈾礦冶 uranium mining and milling 含鈾系 放射 性核 素礦 石的 開采、 選礦 和水 冶過 程或 處理活 動的 簡稱 。 3.2 地浸采鈾 in situ leaching of uranium 將配制好的溶浸液通過注入井注入具有適當滲透性能的鈾礦層 里,在鈾礦層 中滲透 和擴散,與天然埋藏條件下的鈾礦物發生化學反應,生產含鈾元素的浸出液,然后通過 抽出井 收集 鈾浸 出液 的采 鈾工藝 。 3.3 原地爆破浸出采鈾 leaching uranium from in-place blasted HJ 1015.1-2019 2 通過爆破將采場內礦石破碎到一定塊度,在原地用事先配制的 溶浸液對礦石 進行噴 淋,再 將所 形成 的浸 出液 送地面 進行 水冶 處理 的采 鈾方法 。 3.4 采礦廢石 mining debris 采掘過 程中 產生 的鈾 含量 達不到 可用 作礦 石的 巖石 。 3.5 鈾尾礦(渣) uranium tailings 為提取鈾,從礦石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細碎殘渣,包括水冶過程 產生的殘余物 和堆浸 處理礦 石而 產生 的殘 渣。 3.6 尾礦庫 tailings pond 貯存水 冶廠 尾礦 漿中 礦砂 和礦泥 的專 用設 施, 由堤 壩圍截 而成 , 庫 內設 有排 水 (洪) 構筑物 以排 除庫 內的 尾礦 澄清水 和雨 水。 3.7 尾渣庫 dry tailings pond 堆放及貯存水冶廠排出的干尾礦、渣的專用場所,由堤壩攔截 山溝(谷)而 成,設 有排泄 暴雨 洪水 的防 洪設 施。 4 總則 4.1 基本原 則 鈾礦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分類,應 按照 現行的 國家相 關 分類要求的 規定 來 確定。 鈾礦 冶 建 設項 目 環 境影響 評價 工作 程序 應按 照 HJ 2.1 、HJ 2.2 、HJ 2.3 、HJ 2.4 、 HJ 19 、HJ 169 、HJ 610 、HJ 964 、GB 11215 的相關 規定執 行。 鈾礦冶 建設 項目 環境 影響 報告書 的格 式 與 內容 見附錄 A ,鈾 礦冶 建設 項目 環 境影響 報告表 的格式 與內容 見 附錄 B 。其中 ,編 制單 位和 編制人 員情況 按照 建設 項 目環境 影響 評價文件 的 統一 格式 要求 執行。 4.2 環境影 響識 別與 評價 因子 篩選 結合建設項目所在區域 的 發展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環境功能 區劃、生態功 能區劃 及環境 現狀 ,分 析可 能受 建設項 目影 響的 環境 要素 。 應明確建設項目在施工期和運行期兩個階段 內, 可能受影響環 境要素的影響 性質、 影響范 圍、 影響 程度 等, 定性分 析建 設項 目對 各環 境要素 可能 產生 的影 響。 根據建設項目的特點、環境影響的主要特征,結合區域環境功 能要求、環境 保護目 標、評 價標 準和 環境 制約 因素, 篩選 確定 評價 因子 。 4.3 評價標 準 的 確定 4.3.1 劑量約 束值 和劑 量控 制值 HJ 1015.1-2019 3 公眾個 人劑 量限 值應 符 合 GB 18871 的 規定 , 并在 輻 射防護 最優 化的 基礎 上 , 提出運 行期的 公眾 劑量 約束 值, 公眾劑 量約 束值 應符合 GB 23727 的要 求。 給出建 設項 目事 故工 況下 的公 眾 劑量 控制 值。 4.3.2 流出物 排放 限值 根據 GB 23727 中規 定的限 值,給 出液態 流 出物 中各 放射性 核素 排放 限值 。 4.3.3 非放射 性環 境質 量標 準和 污染物 排放 標準 非放射性環境質量評價應根據建設項目所在地區的環境功能區 劃 ,確定 相應 環境要 素的環 境質 量標 準 及 相應 的污染 物排 放標 準 ; 對 于 項目所 在地 沒有 明確 環境 功能區 劃的 , 其執行 標準 須經 項目 所在 地 生態 環境 主管 部門 確認 。 4.4 環境影 響評 價范 圍 4.4.1 輻射環 境 輻射環境影響 評價范圍一般 是以對周圍居民影響最大的 氣載污 染源為 中心, 半徑為 20km 的區域 。 若該 項目 各 區域間 的 污 染源 距離 較遠 , 以 上確 定的 評價 范圍 不 足以涵 蓋可 能的關 鍵居 民組 , 則應 以 各區域 的主 要排 放點 為中心 、 半徑 為 20km 分別確 定評價 范圍 。 地下水 評價 范圍 根據 設施 的類型 和場 址特 點確 定。 輻射環 境影 響評 價中 的子 區劃分 是在 評價 范圍 內按 半徑 為 1km 、2km 、3km 、5km 、 10km 、20km 劃分為 同心 圓,再 將這 些同 心圓 劃分 成 22.5 °扇 形段 ,以 正北 向左右 各劃 分 11.25 ° 為起 始段 ,共 分 96 個評 價子 區, 并附 評 價范圍 子區 劃分 圖。 4.4.2 非放射 性環 境 非放射 性環 境要 素的 評價 范圍應 分別 按 照 HJ 2.2 、HJ 2.3 、HJ 2.4 、HJ 19 、HJ 169 、 HJ 610 、HJ 964 中 規定 的 環境影 響評 價工 作等 級確 定評價 范圍 。 4.5 環境保 護目 標 的 確定 以圖表的形式 說明各環境要素的保護目標、功能 ,與評價中心 的相對位置關 系 以及 環境保 護要 求等 。 5 建設項 目 工 程分 析 5.1 工程分 析的 方法 工程分 析以 項目 規劃 、 可 行性研 究和 設計 方案 等工 程 設計 資料 為依 據 , 采 用 類比法 、 物料衡算法 和經驗公式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工程分析 ,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 還 可采 用實測 法。 5.2 工程分 析的 內容 5.2.1 工程分 析內 容 的 概述 工程分 析的 內容 主要 包括 項目概 況 、 總 平面 布置 及 運輸 、 選 址環 境保 護合 理 性分析 、 生產工藝分析、污染物的產生及處理 、廢物最 小化等內容。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 還應說明現有工程的基本情況、污染物排放及達標情況、存在的環境保護問題 、以新帶 老的要 求 , 以及 擬采 取的 整改方 案等 內容 。 HJ 1015.1-2019 4 5.2.2 項目概 況 對項目名稱、建設規模、主要建設內容、礦床分布情況等進行 說明 ,給出項 目組成 一覽表 。列 表給 出建 設子 項和利 舊子 項的 基本 信息 ,給出 主要 設施 、設 備 。 5.2.3 總平面 布置 及運 輸 簡要說明廠區總平面布置及不同功能區的規劃情況。介紹擬建 建筑設施的平 面布置 及建設項目各子項的廠房布置 情況,標明各類建(構)筑物和氣、液態流出物排放點的 位置, 從環 保角 度分 析工 程設施 布局 的合 理性 。 描述礦 石、 采礦 廢石 、尾 礦(渣 )等 物料 的廠 內外 運輸方 案和 運輸 路線 。 5.2.4 選址環 境保 護合 理性 分析 本節內容僅適用于新建礦區地面設施的選址,如尾礦庫、尾渣 庫、廢石場等 。 簡要 描述選址過程, 從保護環境的角度,通過分析與 場址 所在區域的發展規劃、環境保護規 劃、環境功能區劃、生態功能區劃、水功能區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等的相容性,判定所選 場址 的適宜性,并對場址 地面設施的工程設計提出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給出結論或提 出優化 調整 建議 。 5.2.5 生產工 藝分 析 詳細介紹建設項目的工藝流程, 給出包括產污環節的 主要工藝 流程圖 ,給出 放射性 核素在工藝流程 中的走向、 物料平衡、水的用量與平衡 ,給出主要核素平衡圖(表)和 水平衡圖。 對于改建、擴建及技術改造項目,還應對原有工藝及其存在的問題、工藝改 進情況 進行 分析 。 描述項 目的 主要 輔助 系統 。說明 項目 運行 所需 要的 原輔材 料來 源、 用量 等。 5.2.6 污染物 的產 生及 處理 對建設項目運行期 放射性 污染物和非放射性污染物 的產生、分 類、貯存、處 理 、排 放 和處置等情況進行說明 ,給出污染物的產生量和排放量 。對于源項估算中的各項參數 應說明 數據 來源 及合 理性 。 對于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還應 明確原有污染源和污染 物排放情況及 目前存 在的問題,污染物治理設施以新 帶老的相關情況,并計算改建、擴建、技術改造前后污 染物的 排放量以及排放量 變化情況(即三本賬)。對于改建、技術改造項目還應描述改 造過程 中污 染物 的產 生及 處理情 況。 5.2.7 廢物最 小化 從管理 和技 術措 施方 面說 明關于 廢物 最小 化的 考慮 。 6 環境現 狀調 查與 評價 6.1 環境現狀 調 查原 則 環境現狀 調 查應 遵循 實事 求是、 全面 系統 、重 點突 出、時 域特 征顯 著的 原則 。 區域自然與社會環境 調查一般采用收集資料法和現場 調查法。 環境調查主要 以現場 實測為 主, 改建 、擴 建和 技術改 造項 目可 采用 收集 資料法 與現 場調查 法 相結 合。 資料應盡可能反映出最新時期、較長時段的調查 結果,應符合 有關國家標準 中的時 效性要求,并能夠充分反映評價范圍內的環境特征。報告中給出的基本資料 , 應復核后HJ 1015.1-2019 5 使用, 并說 明資 料來 源。 6.2 區域自 然與 社會 環境 概況 調查 6.2.1 區域自 然環 境調 查 a ) 地理位 置 簡要介 紹項 目所 在地 的地 理位置 , 給 出場址 地理 位置 圖。 提 供場 址半 徑 5km 內、 20km 內的子 區分 布圖 。 b) 地形地 貌 闡述項 目所 在 區 域的 地形 地貌特 征。 c ) 地質 概述項目所在 地的區域地質和場址地質主要特征,以及 可能對 項目產生影響 的 地質 災害和 潛在 地質 風險 因素 ,如崩 塌、 滑坡 、泥 石流 等 。 d) 氣候與 氣象 簡述項目所在區域的主要氣候類型、特征等,并給出常規氣象 數據 ,提供觀 測氣象 資料臺 站的 有關 情況 。 e ) 地表水 水文 特征 簡要描述評價范圍內主要地表水體的水文特征、所屬水系劃分 ,并給出地表 水水系 圖。說明受納水體的水環境功能區劃,列表給出相應的水文參數并說明季節變化情況。 描述場址上下游評價范圍內或對評價范圍內河段水文特征有影響的水利工程的基本特征 以及調 度運 行情 況。 f ) 地下水 水文 特征 描述項目所在區域及場址的地下水水文地質條件,不同含水層 之間的水力聯 系,地 下水類型、水位、流速或滲透系數、補給、徑流和排泄條件,地下水的出露點等。重點 描述與 項目 相關 的地 下水 情況 。 如 需進 行地下 水環 境影響 評 價 , 應按 HJ 610 進行水 文地 質調查,并明確區域內飲用水水源地、有供水意義的含水層以及潛在供水可能的含水層 等。 g) 土地和 水體 利用 描述評 價范 圍內 土地 和水 體的利 用現 狀 , 重 點說 明 場址半 徑 5km 范圍內 ( 包 括場址 所在區 域) 的土 地和 水體 利用的 現狀 及發 展規 劃情 況。 h) 生態和 資源 開發 利用 說明建設項目所在 區域的生態功能區劃、陸生和水生生態情況 ,以及生態敏 感目標 與場址的相對位置和距離。說明項目所在 區域 生態功能區劃及所在分區特征、保護要求 等內容 。生 態敏 感區 應說 明植被 變化 、荒 漠化 、沙 漠化、 土地 生產 力變 化情 況。 說明評 價范 圍內 的主 要 自 然資源 及開 發利 用情 況, 并說明 與工 程之 間的 相互 影響。 6.2.2 社會環 境調 查 a )人 口分 布 以最新的國家和地區人口普查為依據,結合實地調查,給出評 價范圍內各子 區的人 口分布、人口自然增長率 、評價年份的人口數,以及各年齡組的比例或人口數。給出 場 址半徑 5km 范圍 內居 民點 與 評價 中心 的距 離、 方位 和人口 數, 以及 學校、 醫 院、 療 養院、 企事業 單位 的人 口數 。 b)居民 生 活習 性與 飲食 結 構 列表給出各年齡組的食譜、年消費量及其來自評價范圍 內的份 額,說明居民 生活習 性。 HJ 1015.1-2019 6 6.3 環境調查 與 分析 6.3.1 調查對 象 環境調 查包 括輻 射環境 調 查和非 放射 性環境 調 查。 6.3.2 調查內容 與 要求 鈾礦冶 建設 項目 的輻 射環境 調查 依據 GB 23726 和 HJ/T 61 中的 相關 規定 。 對 新 建項 目, 應進行輻射環境本底調查 ;對改建、擴建、技術改造項目, 應進行輻射環境 現狀調 查。說 明監 測的 實施 單位 及資質 、監 測時 間 、 監測 質量保 證措 施等。 非放射性環境 現狀調查,根據項目所排放的非放射性污染物進 行調查,調查 和評價 依據 HJ 2.2 、HJ 2.3 、HJ 2.4 、HJ 19 、HJ 610 、HJ 964 中的 相關 規定 。 生 態現 狀 調查 應在 收集資 料的 基礎 上開 展現 場工作 ,生態 現狀 調查 的 范圍不 小于 評價 范圍 。 地浸采 鈾項 目的 環境 調查 方 案應 涵蓋 整個 采場 。 按環境 要素 列表 給出 環境 監測方 案, 給出 環境 監測 布點圖 。 列表給 出各 項監 測結 果并 進行分 析, 對于 異常 數據 進行原 因分 析。 對于改建、擴建、技術改造項目或 已有場址上的 新建項目,其 監測結果要與 建廠前 的環境 本底 值 或 對照 點監 測值 以 及現 有場址 近 三年 的日常 監測 結果 進行 比較 分析。 根據調 查結 果, 對環 境本 底或環境 現 狀進 行評 價。 7 環境影 響預 測與 評價 7.1 施工期 環境 影響 分析 分析在施工期可能會影響環境質量的主要環境影響因素。針對 項目建設可能 產生的 環境影響,說明擬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分析和評價項目施工期在采取了環境保 護措施 后對環 境的 影響 ,說 明污 染物達 標排 放情 況。 7.2 運行期 環境 影響 預測 與評 價 運行期環境影響應根據建設項目的具體特點進行預測與評價。 對于地浸采鈾 、 原地 爆破 浸 出采 鈾 、 尾礦 (渣 )庫和 蒸發 池等 ,應 重點 分析與 評價 地下 水環 境影 響 。 7.2.1 輻射環 境影 響預 測與 評價 7.2.1.1 排放源 項 簡要分 析說 明項目 運 行期 的排放 源項 。 對于改建、擴建項目,應分別對改建、擴建過程中和改建、擴 建后的排放源 項進行 分析說 明, 并將 改建 、擴 建后的 排放 源項 跟原 工程 的排放 源項 進行 比較 說明 。 7.2.1.2 劑量估 算 闡述對 公眾 產生 照射 的各 種途徑 ,并 用文 字和 示意 圖表示 。 劑量估算主要包括氣 載途徑、地表水途徑和地下水途徑。 各個 途徑劑量估算 要求如 下 a ) 氣載 途徑 的劑 量估 算應 給出各 子區 的空 氣中 核素 年均濃 度 、 各年 齡組 個人 有效劑 量 和集 體劑 量 。 b ) 地 表水 途徑 的劑 量估 算 應 給出 排放 口下 游不 同 距 離的河段 中 核素 年均 濃度 、 相 關HJ 1015.1-2019 7 子區各 年齡 組個 人有 效劑 量和集 體劑 量。 c ) 地下 水途 徑應 給出 工程 運行期 核素 在不 同時 段的 影響范 圍、 程度, 最大 遷移 距離, 并說明核素濃度隨時間變化 的 規律。在評價范圍內, 當 地下水下游有水體利用時,應 給 出下游 取水 點的 最大 核素 濃度及 所致 個人 有效 劑量 。 明確預 測模 型、 方法 、參 數選取 的依 據和 來源 ,分 析其 適 用性 。 列表給出各子區不同年齡組、不同照射途徑疊加后的公眾最大 個人有效劑量 和集體 劑量。 給出 關鍵 居民 組、 關鍵核 素和 關鍵 照射 途徑 ,以及 輻射 環境 影響 評價 的結論 。 7.2.2 非放射 性污 染物 環境 影響 分析 依據 HJ 2.2
中文无码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