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問題初探.pdf
61 引言 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自然資源 ,而海洋資源 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對于我國而言 ,海 洋資源是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 ,具有極高的自然價值 以及社會價值 ,并對我國的國防安全以及未來的發展 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支撐作用 [1] 。然而 ,由于長期以 來我國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無效率 、監管機制不完善 、 法律體系不健全等問題的存在 ,使得我國的海洋生態 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并將在長期內成為我國海洋 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2] 。因此 ,對現有的海洋資源利 用制度加以改革與完善 ,從而指導 、規范與約束人們 的資源利用行為 ,是我國眼下必須攻克的重要課題 。 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 ,中央明確提出 “ 全面建立 資源高效利用制度 ”的重大戰略部署 。作為建立資源 高效利用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提高我國對海洋資源 的利用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的工作已經刻不容緩 ,而對 海洋資源根據其特征進行分類 ,作為資產進行統籌管 理則是其中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 。但是 ,想要完成這 一工作 ,首先需要摸清我國海洋資源的 “ 家底 ” ,對 我國每年海洋資源的儲存和消耗狀況有一個全面 、清 晰 、客觀的掌握 ,而這恰恰是編制海洋資源資產負債 表的意義所在。 早在 2013 年 ,我國便提出了自然資源資產負債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問題初探 王舒鴻 1,2 * ,袁 征 1 (1. 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山東青島 266100;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 山東青島 266100) 【摘 要】 編制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是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必要手段 ,因而受到學術界的廣 泛關注 。通過對過往研究成果的梳理 ,可以看出目前我國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 。本 文對我國編制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意義進行了研究 ,同時對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工作當中的難點與重點 問題進行了探討 ,分析得出目前存在概念不清晰 、分類不明確 、核算不準確 、數據不完備四大問題 ,并有針對 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議。 【關鍵詞】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資源資產化管理;海洋生態文明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章編號】1674 -6252(2020)03 -0061 -0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868/ki.1674 -6252.2020.03.061 基金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 71601170);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 16YJC630123) ;國家留學基金委項目 (201806335011)。 作者簡介 王舒鴻(1986) ,男,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環境經濟研究,E-mail wangshunnar。 表的具體概念以及編制方面的任務 ,并于各地展開試 點工作 。2019 年 4 月 ,中共中央 、國務院辦公廳印 發 關于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指導 意見 ,該意見指出 ,盡管仍然存在諸多弊端 ,但我 國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套有利于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 源并保護生態環境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 。目前來 看 ,盡管我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研究編制工作已 經取得階段性成果 ,但現有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內 容大多集中于土地資源 、森林資源等方面 ,而作為自 然資源重要組成部分的海洋資源在資產負債表的編制 過程中還處于探索階段 ??傮w而言 ,編制海洋資源資 產負債表的工作必將有助于我國進一步深入掌握海洋 資源現狀 ,逐步建立海洋資源資產核算評價體系 ,健 全海洋資源資產監管體制 ,從而推動海洋生態文明建 設 ,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 ,進而實現我國海洋強 國的宏偉藍圖 ,其戰略意義不可忽視 ,因此具有極高 的研究價值。 1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研究現狀 1.1 國外對于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研究 雖然并未明確提出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這一概 念 ,但西方國家的政府及學者均在自然資源與環境經 濟核算問題上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理論層面 ,早62 中國環境管理 2020 年第 3 期 期包括亞當 斯密在內的諸多古典經濟學家都認為 自然資源可以通過市場進行有效配置 。而進入 20 世 紀之后 ,Morehous 首先提出了自然資源的資產化管 理 [3] 。隨著戰爭的結束 ,經濟不斷發展 ,環境保護理 念不斷地深入人心 ,資源經濟理論體系也得到了發 展,Randal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對政府在資源和環 境方面的政策進行評估 ,并成為政府對自然資源進行 資產化管理時的參考依據 [4] 。在此基礎之上 ,Repetto 進一步提出 ,自然資源的減少必將造成國民收入的 損失 ,因此應該在國民收入賬戶中建立環境賬戶體 系 [5] 。此外 ,在自然資源價值估算問題上 ,Constanza 等學者則將一切人類通過生態系統得到的支持與服 務定義為生態系統服務 ,展開了對生態系統服務價 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的研究并取得一 定成果 [6] 。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上 ,挪威政府于 1978 年首先對自然資源開展核算工作 ,并初步形成了自然 資源核算體系 [7] 。在挪威政府相關工作的基礎上 ,芬 蘭在其自然資源核算體系的基礎上納入森林資源 ,形 成了獨特的資源核算體系 [8] 。1993 年 ,加拿大正式 將自然資源加入其國家資產負債表中 ,并突出強調了 其重要地位 [9] 。在諸多學術與實踐成果的基礎之上 , 聯合國于 1993 年提出建立綜合環境與經濟核算體系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SEEA) ,并于2003 年對其進行修訂 ,提出SEEA 2003,為國際社會確立了基本的資源環境核算理論 框 架。2012 年聯合國進一步完善該框架 ,提出國際 統計標準 SEEA 2012 [10] 。這一體系的出現 ,標志著環 境經濟核算發展到了一個新的層面 ,并成為后續諸 多學者的研究基礎 [11] ?;谶@一框架 ,Haripriya 以及 Kassai 等分別就森林資源問題以及氣候變化問題運用 自然資源資產化管理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了闡述 [12,13] 。 Ochuodho 等根據對管理模式集中程度的不同將目前 自然資源產權管理模式加以分類 [14] 。在保障對于自然 資源的管理高效進行的同時 ,外國政府積極地開展了 海洋資源的核算工作 。Havranek 等的研究結果表明 , 英 、美等西方發達國家以立法形式加強了對海洋資源 產權的界定與保護 ,在此基礎上將海洋資源資產核算 加入自然資源資產核算的工作當中 ,并將其視為重要 的一部分 [15] 。Obst 等則研究海洋資源消耗與海洋經濟 增長之間的關系 ,進一步提出應當將海洋資源視為國 民資產核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并將海洋資源資產 的變化情況納入海洋生態環境發展情況的考核指標體 系當中 [16] ??傮w而言 ,世界各國對自然資源資產的核 算內容都具有獨特之處 ,并未達成統一的共識而有關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研究鮮有涉及 [17] 。 1.2 國內對于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研究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期的數十年 間 ,受經濟體制與意識形態等方面的限制 ,我國并未 積極開展自然資源產權制度的界定與研究工作 。而自 改革開放至今 ,盡管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我國自然資 源資產化研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劉巍的研究結果表 明 ,在自然資源資產化管理方面 ,自然資源具有資本 性質 [18] ?;谏鲜鲇^點 ,張惠遠等學者進一步提出自 然資源與自然資源資產之間存在差別 ,其相互轉化需 要滿足一定的經濟及社會條件 [19] ,而自然資源資產確 認也是進行自然資源資產核算之前的必備工作 [20] 。針 對自然資源資產確認這一問題 ,武音茜指出確認的范 圍不僅包括自然資源可否進行資產化 ,還應對自然資 源資產范圍 、所有權 、行政規劃等進行確認 [21] 。在完 成自然資源資產確認的基礎上 ,顧月認為應進一步建 立健全與所有權制度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 ,同時加 強對自然資源資產的監督與監管 ,避免浪費與破壞現 象的發生 [22] 。目前 ,我國已經開始進行自然資源資產 負債表的編制工作 ,其中湖州市 、婁底市等地區已經 開展大量實踐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其對于加快推 進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改革發揮了顯著作用 [23] 。 參考在研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過程中的經驗教 訓 ,國內學者對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進行了進一步的 探索 ,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 , 在海洋資源核算范圍方面 ,劉大海等建議從海洋生 物 、礦產 、化學 、空間和能源等五類資源入手進行核 算 [24] ,而李彥平等則把海洋資源資產細分為海洋生物 資源 、空間資源與礦產資源三種資產進行分析 [25] 。其 次 ,在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與設計問題上 ,付 秀梅設計了包括資源負債表 、資產核算表和負債核算 表 、資產實物量表和價值量表在內的三級報表體系 , 用以解析海洋生物資源與會計要素中資產 、負債 、凈 資產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 [26] ;賀義雄等則分別把海洋 資源資產的價值量與實物量分別列出 ,并通過這種方 法來編制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 [27] ;商思爭在其研究成 果中將目光聚焦于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這一 概念 ,對海洋資源負債的內涵進行深入剖析 ,從中提 出海洋資源負債的認定標準和方法 ,建議核算海洋資 源資產實物量的價值來編制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 [28] 。 最后 ,具體到海洋資源資產核算的方法上 ,趙夢等認 為應當以政府為主導建立海洋資源資產數據庫 ,完善 海洋資源資產核算方法 ,通過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當63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問題初探 中每年的指標變動狀況對政府的政績進行考核 [29] ;而 高陽等則提出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中核算價值應該考 慮陸地和海洋相互流動價值因素 ,以及海洋資源價值 具有流動性的特點 ,構建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框架要 包括流量表和存量表 ,采用設置閾值的估算方法 [30] 。 根據對以上研究內容的梳理 ,不難看出目前學術界對 于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研究相對分散 ,且在具體方 法上并未達成統一的共識 ,這表明我國海洋資源資產 負債表的編制工作仍然處于起步階段 ,后期還有相當 大的改進空間。 2 編制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意義 2.1 有利于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近年來 ,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勢頭迅猛 ,國民生產 總值更是屢創新高 ,自 2010 年以來一直穩居世界第 二 ,僅次于美國 。然而 ,發展的背后也存在著隱憂 , 我國的人口總量長期以來位居世界首位 ,而自然資源 雖然數量豐富且種類齊全 ,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卻大大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長期來看這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 的重要制約因素 。在陸地資源開發難度越來越大的今 天 ,對于海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則逐漸成為我國經濟 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根據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 經濟司公布的 2018 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 中 的統計數據 ,我國 2018 年海洋生產總值 83 415 億 元, 較上年度增長 6.7,其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約為 9.3。從中可以看出 ,海洋經濟目前已成為推動我國 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且在未來仍有較為廣 闊的發展空間 。就目前來看 ,我國雖然擁有較為優越 的海洋資源條件 ,但是對于當前海洋資源現存狀況的 掌握程度尚不完全 ,無法充分調動海洋資源為我國經 濟發展服務 。在這種背景下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 編制工作對于厘清目前我國海洋資源的存量以及流量 現狀 ,掌握海洋資源動態變化的規律 ,并進一步對我 國的海洋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 ,從而拓展我國海洋經 濟發展空間 ,推動國民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 ,具有極 其重大的意義。 2.2 有利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諸多輝煌 的成就 ,這使得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 高 ,在物質層面上得到了較大的滿足 。伴隨而來的 是 ,長期以來我國 “ 唯 GDP 論 ”的思想甚囂塵上 , GDP 甚至成為評價地方政府及官員政績水平的唯一指 標 。于是 ,在經濟迅猛發展 、城市化進程不停加快腳 步的同時 ,我國的海洋環境問題也變得日漸突出 。由 于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長 ,相對匱乏的土地資源逐漸無 法滿足人們的需要 ,于是人們紛紛轉向填海造陸等方 式拓展活動的空間 ,但這種高強度的人為改變海岸線 的活動加劇了沿海環境的脆弱性 ;由于工業的擴張速 度超過了陸地環境以及當前的污染處理技術所能承載 的界限 ,因而大量的工業廢棄物向海洋排放 ,造成了 嚴重的海洋環境污染 ;此外 ,由于對海洋漁業資源的 有限性認識不足 ,以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 ,過度 捕撈現象長期以來難以得到有效遏制 ,這對海洋生物 多樣性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甚至有可能導致海洋生態 系統退化的惡果 。對于上述問題的解決 ,編制海洋資 源資產負債表是一個有力的武器 ,其有助于政府對于 我國的海洋環境現狀有一個更為精確的把握 ,避免過 度開發等問題所帶來的海洋生態災害 ,減輕海洋污 染 ,將綠色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到海洋經濟的層面 ,從 而進一步推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2.3 有利于我國環境管理體制的創新 在 2017 年 11 月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 會常務委員會會議上修訂并通過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 海洋環境保護法 是我國從事海洋環境保護相關事宜 的基本法 ,其目的在于維系良好的海洋生態環境 ,推 動海洋資源的合理利用 ,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 康 ,并最終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 展 。然而 ,在其實踐過程中 ,仍然不免面臨諸多的困 難 。首先 ,我國海岸線綿長 ,海洋資源豐富 ,14 個沿 海省份 、53 個沿海城市 、242 個沿海區縣 ,在管理過 程當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益沖突 ,存在多方利益共 同博弈的情況 ,而如何對各地區統籌兼顧 、使各方利 益都得到妥善安排 ,對中央以及各級地方政府行政機 關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此外 ,目前我國的 海洋環境管理體制建設仍然處于早期的起步階段 ,中 央及各級地方政府部門之間的權力責任劃分不清晰 , 令出多門的情況屢有發生 。就眼下的情況而言 ,我國 的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相關單位眾多 ,其中便包括海 洋 、生態環境 、漁業等眾多部門 ,許多行動需要多部 門聯合執法 ,對于各有關單位的配合程度要求極高 、 實際操作中難度較大 。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環境 管理體制上的創新必不可少 ,而編制海洋資源資產負 債表則可以通過技術而非行政手段協調各方利益 、明 確海洋環境管理工作當中各相關部門的責任 、敦促各 級地方政府切實推進海洋環境保護工作 ,從而用全新64 中國環境管理 2020 年第 3 期 的思路為我國的環境管理工作注入新鮮的活力。 3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工作面臨的問題 3.1 海洋資源資產的概念不清晰 目前 ,在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工作中 ,學 術界對于包括 “ 海洋資源資產 ”在內的諸多核心概念 缺乏一個清晰而明確的定義 ,這就會導致在進行資源 核算時產生巨大的不準確性 ,也使得海洋資源資產負 債表的編制工作難以進行下去 。根據會計學上的定 義 ,所謂資產 ,簡單是指由過去交易所形成的 、由企 業控制并預期在未來可以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而海 洋資源的定義相對來說非常寬泛 ,有學者認為海洋資 源是存在于海洋環境中且可以被人類利用的物質 、能 量及空間 [4] ,也有學者認為海洋資源是泛指海洋空間 中所存在的一切可供利用的自然資源 [31] 。這兩種表述 的共性在于 ,海洋資源首先必須是能夠為人類所利用 的 。那么 ,是否所有能為人類所利用的海洋資源都應 當稱為海洋資源資產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 。首先 ,對 海洋資源資產的認定不應單純局限于經濟利益的角 度 ,而忽略其巨大的社會價值 ;其次 ,海洋資源的產 權若不能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標準 ,那將使得其所產生 的利益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所有者 ,那么這部分海洋資 源的資產屬性將會受到極大的淡化 ;最后 ,如果某種 海洋資源是短期內其總量可以視為無限多的 ,那么在 資產負債表中將其單列一項的意義就不是很大 。為了 更好地進行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工作 ,針對上 述問題 ,對于海洋資源資產的概念與內涵必須得到進 一步深化與明確 。結合海洋資源資產特性 ,海洋資源 資產應當是產權明確 、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稀缺性海 洋資源 。根據以上分析 ,海洋生物資源 、空間資源以 及礦產資源產權歸國家所有 ,具有相當的開發利用價 值,應當納入海洋資源資產體系當中。 3.2 海洋資源資產的分類不明確 海洋資源的覆蓋范圍極其廣泛 ,種類極其豐富 。 針對海洋資源的分類問題 ,國內外的諸多學者做出了 許多有益的嘗試 ,并按照各自不同的標準對海洋資源 進行了分類 ,其中便包括根據海洋資源的來源分類 、 根據海洋資源是否有生命進行分類 、根據是否可再 生進行分類等多種分類方式 。然而 ,這些分類方式首 先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共識 ,使得海洋資源的分類工 作難以進行 ;而更重要的是 ,這些分類方式都側重于 海洋資源作為資源的屬性 ,而忽略了其作為資產的屬 性 ,這也就直接導致了目前的海洋資源分類方式無法 直接應用于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工作中 。從這 個角度講 ,明確海洋資源資產的定義 、對海洋資源資 產進行分類梳理的工作刻不容緩 。在分類過程中必須 仔細審視海洋資源資產的屬性與內涵 ,并結合現實實 際情況以及市場的需要展開工作 ,系統構建海洋資源 資產分類體系 ,為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工作奠 定堅實的基礎。 3.3 海洋資源資產的核算工作工作量與難度較大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 ,學術界對于海洋資源資產負 債表的研究工作大多仍舊停留在理論層面 ,尚未大量 投入到實踐應用當中去 。究其原因 ,海洋資源資產核 算的工作量以及難度都是關鍵的因素 。傳統意義上的 資產核算 ,指的是對能用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的核 算 ,而對于海洋資源資產的核算顯然與傳統資產核算 在經濟學意義上大相徑庭 ,無法套用這個概念進行核 算 。首先 ,人們對于海洋的認知是逐步拓展的 ,因此 對于海洋資源資產的認識程度也是動態變化的 ,這就 使得我們很難找到一個穩定的估值模型對海洋資源資 產進行估值 。其次 ,對海洋自然資源資產進行價值評 估 ,必須要將其納入市場體系 ,然而海洋資源資產具 有其獨特性 ,通常的市場活動難以充分體現海洋資源 資產的價值 ,況且部分海洋資源資產的價值與開發難 度不成正比 ,使得海洋資源的價值難以在市場中得到 充分展現 ,也就使得評估工作難以進行 。最后 ,由于 海洋的廣袤 ,部分海洋資源資產在開發者眼中存在取 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假象 ,然而事實是這部分資源實 際上是有限的 ,這種不易察覺的稀缺性使得我們在估 價時傾向于低估海洋資源資產的價值 ,這一方面會導 致開展海洋資源資產核算工作時的準確性降低 ,另一 方面長期來看會對海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而這種 后果是人們所不希望看到的 。為了避免上述的情況 , 進行海洋資源資產的核算工作時必須以政府為主導 , 建立有效的市場機制 。對于難以確定價值的海洋資源 資產 ,則應根據其特性 ,綜合考慮人們的交易意愿以 及人力資本等因素 ,謹慎確定其價值量 。同時 ,必須 明確海洋資源資產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假設條件 ,以發 展的眼光審視海洋資源資產的價值 ,避免產生錯誤的 估計。 3 . 4 支撐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工作的數據體系不 完善 就目前來看 ,我國對于自然資源尤其是海洋自然65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問題初探 資源的統計數據體系存在較大缺失 ,現行的海洋資源 統計數據體系存在漏洞 ,在數據質量 、準確性和覆蓋 范圍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較大問題 ,各類數據資源不 全 、統計口徑各不相同 ,缺乏時效性 、準確性 、連續 性的問題長期存在 ,而各地方單位也缺少一個統一的 標準或者范式可以遵循 ,這就使得海洋資源資產負債 表的編制工作失去了一個可靠 、扎實的根基 ,這對于 編制符合會計準則的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無疑是一個 巨大的挑戰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可貴之處在于其 能真實反映我國海洋資源的現狀 ,為我國海洋經濟以 及環保事業提供可靠的助力 ,若沒有詳細 、真實 、準 確的統計數據作為支撐 ,它的價值也將大打折扣 ,甚 至對國家的戰略判斷產生消極 、負面的影響 。為了解 決上述問題 ,政府應當加快統計改革的步伐 ,提高統 計人員的專業素質 ,加快統計信息現代化建設步伐 , 使統計部門運轉協調 、統計工作適應市場經濟的需 要 ,全面提升國家統計工作的效率 。此外 ,在充分借 鑒別國經驗的基礎上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海洋資源核 算體系 ,從環境問題當中的急迫處入手 ,有條不紊地 開展統計工作 ,為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工作提 供服務。 4 對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工作的未來建議 4.1 進一步明確海洋資源負債表的概念 根據我國學術界對于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過往的 研究成果看 ,大家基本上對于 “ 海洋資源資產海洋 資源負債海洋資源凈資產 ”的三要素體系結構比較 認可 ,然而在細節上仍然有相當大的探討空間 。首 先 ,在海洋資源資產部分 ,應根據特性將其定義明確 為由全體國民所有 、預期能夠帶來經濟效益或社會效 益的并具有一定稀缺性的資源 ,在明確海洋資源所有 權 、使用權 、收益權及處分權的基礎上 ,可根據屬性 將其具體細分為生物資源資產 、化學資源資產 、礦產 資源資產 、空間資源資產以及環境資源資產 。而在海 洋資源負債部分 ,可以借鑒自然資源負債表中對自然 資源負債的概念 ,將海洋資源負債定義為政府 、企業 及個人在利用海洋資源過程中對其所造成損害進行補 償的價值量 ,因此理論上國家 、企業以及個人都是海 洋資源負債的主體 ,而負債的范疇則應包含對于海洋 資源的補償以及海洋環境的補償 ,分別用于應對在進 行經濟活動過程中所引發的海洋資源減少及海洋環境 破壞問題 。而在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凈資產部分 , 則可以借鑒會計學中相關概念 ,根據公式 “ 海洋資源 凈資產 海洋資源資產 - 海洋資源負債 ”進行計算 , 即當前周期內責任主體所擁有的海洋資源 ,扣除其對 海洋資源及海洋負債的補償后所剩的凈值 ,并可根據 其主體的不同細分為政府凈資產 、企業凈資產以及個 人凈資產。 4.2 切實完善海洋資源產權制度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工作的制度基礎在于海 洋資源產權制度的完善 。根據我國相關的法律規定 , 海洋資源的所有產權歸于國家 ,但是在實際的經濟活 動中 ,由于多種客觀因素的存在 ,我國海洋資源的所 有權 、經營權 、收益權以及處分權仍然界定模糊 ,這 不僅會導致各方利益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難以協調 , 無法使我國的海洋資源得到高效利用 ,更會帶來國有 資源流失以及海洋環境破壞等嚴重后果 ,同時為我國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工作帶來巨大的阻力 。為 此 ,我國政府及各相關單位應當積極總結過往的經驗 教訓 ,繼續加大海洋資源產權改革力度 ,扭轉當前我 國海洋資源使用過程當中的 “ 無序 、無度 、無償 ”的 混亂局面 ,清晰劃分各相關單位的權利 、責任以及利 益關系 ,建立起一套嚴格而清晰的海洋資源產權制 度 ,讓全體人民能夠真正分享到全民所有的海洋資源 資產收益 ,同時為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工作提 供有力的支持。 4.3 全面建立海洋綜合管理機制 完善的海洋資源管理機制對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 的編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我國的海洋經濟規模逐 漸擴大 、海洋相關產業不斷蓬勃發展 ,我國的海洋資 源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然而 ,我國的海洋資源管 理水平眼下仍然存在著較多弊端 ,與發達國家相比差 距仍然明顯 。目前來看 ,一方面 ,我國的海洋資源管 理方面的相關法律體系仍然不健全 、不完善 ,使得執 法部門在處理相關問題時 “ 少法可依 ” ;另一方面 , 我國海洋管理的相關部門在功能上呈現出一種 “ 既重 疊又分散 ”的形態 ,部分領域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協調 管理然而權力責任糾纏不清 ,而部分領域卻又呈現出 管理上的真空狀態 。上述情況必將導致我國海洋資源 管理效率低下 ,也會為編制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工 作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 。因此 ,我國應當全面建立綜 合海洋管理體制 ,協調各涉海部門間的合作關系 ,同 時建立海陸統籌的聯系 ,這將大大有利于提升我國海 洋資源的管理水平 ,同時也將為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 的編制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撐。66 中國環境管理 2020 年第 3 期 4.4 大力推動對海洋資源的數據統計工作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離不開全面而準確的 統計數據支持 。就當前的情況而言 ,我國的海洋資源 統計工作起步較晚 ,基層的專業統計人員數量存在較 大的缺口 ,統計方法上不夠先進 ,對于統計工作的管 理也不夠完善 ,從指標設計到口徑分類都存在缺失 , 這將導致我國目前的海洋資源統計數據在準確性 、全 面性以及連續性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缺失 ,無法 為編制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提供優質的服務 。為了解 決上述問題 ,我國首先應從制度上對海洋資源的統計 工作予以充分重視 ,全面強化監管機制 ,將權力和責 任落實到位 ,保障統計數據的真實性 ;其次應積極開 展專業培訓工作 ,同時引進高水平人才 ,提升整個統 計工作者隊伍的業務水平 ,以保證海洋資源統計數據 的準確性 ;再次應全面完善海洋資源統計數據指標體 系 ,結合現實情況及時對現有指標進行調整 ,以增強 統計數據的科學性 ;最后應對海洋資源的數據統計工 作予以充足的財政支持 ,一方面推動統計工作的高科 技化發展 ,另一方面要為工作人員營造一個良好的工 作環境,激發其工作熱情。 4.5 逐步完善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制度 目前我國所面臨的諸多海洋環境破壞 、海洋資源 資產負債表編制困難等問題 ,與領導干部及各級監管 部門的功能缺失存在極大的干系 。如果領導干部的利 益與海洋資源管理工作的相關性不強 ,那么領導干部 及相關單位對于履行其份內海洋資源管理工作的內生 動力就會不足 ,不會將海洋資源管理工作擺在一個重 要的地位上 。長期以來 ,我國僅有對領導干部的經濟 責任審計制度 ,這也是 “ 唯 GDP 論 ”思想的一個側 面體現 ,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所審議通過的自然 資源離任審計制度則將生態環境作為對領導干部的重 要考核指標 ,這是對 “ 唯 GDP 論 ”思想的一種撥亂 反正 。在這種背景下 ,海洋資源作為自然資源的重要 組成部分之一 ,也將相應受到更多的關注 。因此 ,完 善自然資源離任審計制度對于我國的海洋環境保護事 業以及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工作 ,都有著相當 大的推動作用。 5 結論與展望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增長 ,人民的精神需求與 物質文化需求也日漸提高 。與之相對應的 ,我國對于 海洋資源的需求也在日漸增長 ,然而這與我國目前相 對落后的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形成了巨大的矛盾 。而伴 隨著這一矛盾 ,我國海洋資源利用過程中也出現了海 洋生物多樣性減少 、近海環境惡化 、海水污染等一系 列問題 ,而這些問題使得我國的海洋資源安全以及生 態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 ??陀^地看 ,造成上述問題有 著深刻而復雜的原因 ,但究其根本 ,不得不說是人類 活動的結果 ,而現存的海洋資源利用制度所存在的 缺陷是加重這一問題的重要誘因 。針對目前海洋生態 系統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如何對各類海洋資源進行科 學的管理 ,是目前學術界所關心的熱點問題 。就目前 而言 ,我國的海洋資源管理體制正站在一個改革的十 字路口 ,而對海洋資源進行資產化管理是行之有效的 一種科學管理方式 。伴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 ,對 海洋資源進行資產化管理從長期來看將會是一種必然 的趨勢 。為了順應這種趨勢 ,我國應將海洋資源納入 國民經濟賬戶體系中 ,并一步步地穩固建立資源的資 產負債體系 ,使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對海洋資源優化 管理起到充分的支撐作用 。目前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 表的編制仍然屬于待開發的研究領域 ,海洋資源資產 負債表相關文獻較少 、海洋資源資產等概念界定存在 爭議 、理論難以投入到實際應用中等問題仍然亟待解 決 。然而 ,這些問題仍然不能否認海洋資源資產負債 表在解決海洋資源管理問題方面所存在的巨大潛力 。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有利于了解我國海洋資源 的實際情況 ,并將海洋資源的保護工作切實落實到政 府與企業肩上 ,這對于我國的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海 洋經濟的長足發展,都具有戰略意義以及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 賀義雄 , 岳曉菲 , 楊銘 , 胡佳卉 , 李一平 . 我國國家海洋資源資產 負債表編制研究 [J]. 海洋開發與管理 , 2017, 3410 72-76. [2] 薛山 , 王淼 . 基于可持續發展的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 [J]. 中國漁 業經濟 , 2013, 316 152-156. [3] ELY R, MOREHOUS W E. Elements of Land Economics[M]. New York The Macmilan Company, 1924. [4] RANDALL A. Resource economics an economic approach to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J]. Land economics, 1981, 634 496-502. doi 10.2307/1241235. [5] REPETTO R. Earth in the balance sheet incorporating natural resources in national income accounts[J]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992, 347 12-45. [6] COSTANZA R, D’ARGE R, DE 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 1997, 38715 253-260. [7] 朱啟貴 , 余宏 . 挪威的資源環境核算與環境政策 [J]. 外國經濟與 管理 , 19987 38-43. [8] 吳優 . 挪威和芬蘭的資源環境核算 [J]. 中國統計 , 19985 39-40. 67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問題初探 [9] 李興山 , 趙理文 .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加拿大的經驗與啟示 [M].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 2010. [10] 何靜 . 環境 / 經濟 / 核算的最新國際規范 SEEA--2012 中 心框架簡介 [J]. 中國統計 , 20146 24-25. [11] 張小凡 , 葛佳敏 .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及框架設計初探 [J]. 中國漁業經濟 , 2018, 362 30-38. [12] HARIPRIYA G S.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an application to the forest resources in India[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1, 191 73-95. [13] KASSAI J R, FELTRAN-BARBIERI R, CARVALHO L N, et al. The Environmental balance sheet of nations reflections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J]. Brazilian Business Review, 2012, 91 60-102. [14] OCHUODHO T O, ALAVALAPATI J R R. Integrating natural capital into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for policy analysis an application of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2016, 72 99-105. [15] HAVRANEK T, HORVATH R, ZEYNALOV A.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 a meta-analysis[J]. World development, 2016, 88 134-151. [16] OBST C, VARDON M. Recording environmental assets in the national accounts[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2014, 301 126-144. [17] 王澤霞 , 江乾坤 . 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國際經驗與區域 策略研究 [J]. 商業會計 , 201417 6-10. [18] 劉巍 . 自然資源資產化管理初探 [J]. 湖北商業高等??茖W校學 報 , 2000, 123 27-29. [19] 張惠遠 , 郝海廣 , 范小杉 . 我國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與對策建議 [J]. 環境保護 , 2015, 4311 30-33. [20] 劉靜 . 淺談自然資源資產的確認 [J]. 新疆財經 , 20083 66-68. [21] 武音茜 . 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幾點思考 [J]. 中共貴州省 委黨校學報 , 20145 49-51. [22] 顧月 . 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改革方向 [J]. 商 , 201626 243-244. [23] 李憲翔 , 高強 , 丁鼎 . 我國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構建研究 -- 基 于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改革的視角 [J]. 山東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 科學版 , 20196 135-142. [24] 劉大海 , 歐陽慧敏 , 李曉璇 , 等 . 海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內涵 解析 [J]. 海洋開發與管理 , 2016, 336 3-8. [25] 李彥平 , 魏先昌 , 劉大海 , 等 . 面向海域管理的海洋資源資產負 債表編制框架研究 [J]. 海洋通報 , 2018, 373 264-271. [26] 付秀梅 , 蘇麗榮 , 王曉瑜 . 海洋生物資源資產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