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證券1期報告:水泥業責任投資之路尚遠.pdf
水泥業 責任投資之路尚遠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 綠色江南 綠色瀟湘 商道縱橫 2013-06-18 綠色證券 一期報告 作者單位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 綠色江南環境關注中心 湖南綠色瀟湘 商道縱橫 合作單位 自然之友 自然大學 環友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南京綠石 重慶兩江志愿者服務發展中心 安徽綠滿江淮 鳴謝 感謝阿拉善 SEE 基金會 、能源基金會等 多家機構的支持 封面圖片來自新浪播客視頻 目錄 1. 概述 ........................................................................................................................ 3 2. 背景 ........................................................................................................................ 5 2.1 灰霾加劇,工業排放量巨大 ............................................................................ 5 2.1.1 灰霾加劇 ............................................................................................................ 5 2.1.2 工業排放量巨大 ................................................................................................ 5 2.1.3 工業源責任和管理手段清晰 ............................................................................ 7 2.2 水泥行業廢氣排放量巨大,對環境生態影響大 ............................................ 7 2.2.1 水泥業生產規模巨大 ........................................................................................ 7 2.2.2 水泥業主要生產流程及其污染物排放 ............................................................ 9 2.2.3 水泥行業排放的主要廢氣污染物 .................................................................. 10 3 推動目標及方法論 .............................................................................................. 14 3.1 推動綠色證券,用綠色投資拉動綠色生產 .................................................. 14 3.1.1 國際經驗 .......................................................................................................... 15 3.1.2 中國條件 .......................................................................................................... 17 3.2 方法論 .............................................................................................................. 22 4 綠色證券工具開發 .............................................................................................. 24 4.1 綠色證券數據庫網站 ...................................................................................... 24 4.2 綠色證券評價工具 .......................................................................................... 25 4.2.1 上市公司溝通跟進評價表評價項目說明 .................................................. 25 4.2.2 投資者溝通跟進評價表評價項目說明 ...................................................... 27 5 發現 ...................................................................................................................... 29 5.1 綠色證券水泥行業調研流程 .......................................................................... 29 5.2 水泥行業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環境違規 .......................................................... 29 5.2.1 17 家水泥上市企業的環境監管記錄列表 ..................................................... 30 5.2.2 突出 案例 .......................................................................................................... 36 5.3 上市公司及投資者對水泥行業污染問題的回應 .......................................... 46 5.3.1 上市公司普遍回避污染問題 .......................................................................... 47 5.3.2 投資者大多未有實 質性回應 .......................................................................... 51 6 建議 ...................................................................................................................... 54 1. 概述 近年來,中國的大氣環境污染狀況日益嚴峻,眾多地區出現了大范圍、持久性的灰霾天氣。 對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巨大影響,引發了全社會公眾的強烈關注。分析 “ 霧霾 ” 成因,關 鍵還是排放量大大超過了環境容量 ,其中火電、鋼鐵、水泥等高耗能產業是最大的排放源。 對于 這些資本密集的企業 , 需要通過綠色投資撬動治污。 為此環保組織兩年來一直在與專業機構合作,研發綠色投資工具。在今天的發布會上,公眾 環境研究中心正式發布綠色證券數據庫網站, 投 資者只需輸入上市公司名稱或代碼,便可以找到其子公司、關聯公司的環境監管記錄。 水泥業因其巨大的環境影響,成為綠色證券選擇的第一個行業。 中國 水泥產量占世界的一半 以上, 而 生產過程中粉磨、高 溫煅燒等工藝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和電能 ,同時釋放出顆粒物等 污染物質。其粉塵排放占到工業排放總量的 30, 氮氧化物排放量約占全國總量的 10-12, 由此 對 灰霾天氣 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 同時水泥行業還是重要的溫室氣體和重金屬汞的污染 源。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大量水泥企業存在污染問題,而其中作為行業龍頭的上市公司 也屢屢 違 規超標排放。通過使用綠色證券網站進行查詢,我們看到 17 家水泥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共 存在 170 多 條的環境監管記錄。通過 綠色江南和綠色瀟湘等機構的 實地 調研, 發現天山水泥 和南方水泥部分企業 的 污染 問題,正給環境和居民帶來影響 。 環保組織就 上述 污染問題與 17 家上市公司進行了溝通, 但令人遺憾的是, 其中 16 家企業對 其環境違規問題采取回避態度??毓芍袊摵纤嗪湍戏剿嗟牡闹袊ú模?3323.HK)表 示“如沒有收到回復,可能是公司對信的內容不感興趣”;吉林亞泰( 600881.SH)則宣稱 “不清楚如何回復”;金隅股份( 601992.SH, 2009.HK)回復“如果認為有必要會跟進聯系”。 截止目前,僅有拉法基公司( FR0000120537)回復愿跟進說明。唐山冀東水泥( 000401.SZ)、 安徽海螺水泥( 600585.SH, 914.HK)和華新水泥( 600801.SH)等上市公司均未對其違規超 標記錄作出任何回應。 環保組織還嘗試與這些上市公司的境內外投資者進行了溝通,但結果亦多令人遺憾。國內大 型公募基金公司均為作出實質性回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沒有作出任何回應。保險基 金中,持股安徽海螺水泥公司的中國平安保險未能作出任何回復。新華保險與臺灣勞工保險 基金作出回復,雖然強調關注企業社會責任的議題,但回避涉及任何水泥上市企業及其環境 違規問題。 投資者中也不乏 國際知名水泥制造巨頭和國際 知名 金融機構 ,它們的回答則出現了分化。 其 中 JP Morgan、美林國際,以及德國海德堡水泥集團 HeidelbergCement、瑞士豪瑞集團( Holcim) 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部分境外投資者作出了積極回應。兩家境外基金公司 T.Rowe Price 和 KKR Co. LP 作出正面 回復 , 表示正在跟進調查其投資的水泥上市公司的環境表現。位于愛爾蘭的國際水泥制造企 業 CRH 集團,在發信后兩天就聯系環保組織進行溝通,并作出積極的回應。 CRH 集團的全 球可持續發展經理在 6 月 3 日給予正式回復,表示會推進 CRH 在中國的控股企 業(亞泰建 材)調查環境監管記錄的情況并在一個月之內提供整改方案的說明。 過去 4 年間,多家環保組織形成的 綠色選擇聯盟 運用綠色供應鏈的杠桿工具,成功撬動超過 950 的企業對其環境違規問題和整改作出說明。 這些進展源于社會各界對于大型品牌的合力 推動。 報告認為,國務院新近部署了防治大氣污染的 10 條措施,其核心是要節能減排。而水泥、 鋼鐵、火電等高耗能產業,特別是其中作為龍頭的上市公司,應當分擔減排重任,不負社會 期待。 環保組織呼吁各界借助不斷擴展的信息公開手段,識別上市公司的嚴重污染問題,進而推動 上市公司和它們的 中外投資者承擔責任,控制水泥行業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 2. 背景 2.1 灰霾 加劇,工業排放量巨大 2.1.1 灰霾加劇 近年來, 中國的大氣環境污染狀況日益嚴峻, 眾多地區出現 了 大范圍、持久性的 灰 霾 天氣 。 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 僅 2013 年 1 月 我國中東部地區 就 發生四次較大范圍的霧霾天氣 , 每 次 持續時間 達 數天甚 至一周 。受影響最大的京津冀地區多個城市 AQI 指數直逼最大值,空氣 質量達到六級嚴重污染級別,北京市還發布了 氣象史上首個霧霾橙色預警 。 前所未有的空氣污染不斷挑戰人們的承受底線,對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巨大影響,引發了 全社會公眾的強烈關注。 而分析 “霧霾”成因, 雖然有不利天氣條件因素,但 關鍵還是排放 量大大超過了環境容量。 用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 的話來說 , “內因還是人類 污染排放量大,在特殊天氣過程下就明顯暴露出來,造成 PM2.5 爆發式增長”。 治理灰霾,必須減排 ,這一點正在形成社會共識 。 2.1.2 工業排放量巨大 而在諸多大氣污染物排放源中 ,源自于工業企業的排放量最為 突出。 如圖 1、圖 2 和圖 3 所示, “十一五”期間,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占二氧化硫總排放量 的 85.7,工業煙 粉 塵占煙 粉 塵總量的 73.1,工業氮氧化物占氮氧化物總量的 76.71。 圖 1 2006-2011 年全國工業二氧化硫和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 2 1據 2006-2011 年中國環境統計年報數據計算得出 22010, 2011 年 中國環境統計年報,環境保護部編,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11 年 12 月及 2012 年 12 月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單位萬噸 二氧化硫 單位萬噸 生活排放量 二氧化硫 單位萬噸 工業排放量 圖 2 2006-2011 年全國工業 及生活 煙 粉 塵 排放量 3 圖 3 2006-2011 年全國工業 于 生活及其他氮氧化物排放量 4 再以近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 PM2.5 為例,根據曹國良等人的研究 5, 2007 年全國 PM2.5 工業排放量高達 905.9 萬噸, 占到總排放量的近七成, 遠遠高于居民生活、交通以及生物 質燃燒所產生的 PM2.5 排放量。 此外,造成大氣污染的重金屬微粒和氟化物幾乎全部來自工業源,而二次污染物臭氧的形成 亦與工業源排出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相關。主要大氣污染物 的 濃度與工業污染物排放量多 數呈正相關 。 32010, 2011 年 中國環境統計年報,環境保護部編,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11 年 12 月及 2012 年 12 月 42010, 2011 年 中國環境統計年報,環境保護部編,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11 年 12 月及 2012 年 12 月 5中國區域主要顆粒物及污染氣體的排放源清單 [j],曹國良、張小曳、龔山陵、安興琴、王亞強,科學通 報 2911 年第 56 卷第 3 期 0 500 1000 1500 200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單位萬噸 生活煙(粉)塵排放量 工業煙(粉)塵排放量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單位萬噸 生活及其他氮氧化物排放量 工業氮氧化物排放量 2.1.3 工業源責任和管理手段清晰 中國對工業企業的污染控制建立了多項法規和標準,涉及廢水、廢氣、噪聲、固廢和輻射等 多種污染排放。 附件一列出了 涉及工業大氣污染物 排放的 26 項標準。 清晰的法規和標準,意味著工業源的污染控制責任相比其它源頭更加清晰,而且受到法律的 約束。 同時 工業源通常有明確和固定的排放口 , 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都較為容易開展。 基于這樣的考慮,工業源 應當成為減排的優先目標 。 2.2 水泥行業 廢氣排放量巨大 ,對環境生態影響大 在對廢氣排放主要行業的調研過程中,水泥業以其巨大的環境影響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2.2.1 水泥業生產規模巨大 中國是 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產 國, 近十年來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對水泥需求的不斷增加, 水泥產量 年平均增 速 在 10以上 。 2012 年我國水泥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已分別是 世界第二大水泥生產國 印度 和第三大水泥生產國 美國 的 8.5 倍和 29 倍。 圖 4 2012 年世界各國水泥產量比例 6 圖 5 2001-2012 年新型干法水泥產量、水泥產量及增速情況 7(數據來源中國水泥協會、 WIND) 6http//minerals.usgs.gov/minerals/pubs/mcs/2013/mcs2013.pdf(第 39 頁,由世界水泥產量計算出比例) 7 US Incl. Perto Rico 美國(包括波多黎 各 ) 2.0 1.9 China 中國 58.1 1.2 0.9 India 印度 6.8 0.8 1.8 0.9 1.4 1.3 1.0 0.9 1.6 1.2 0.5 0.9 1.6 1.8 Other countries 其他國家 13.5 2012 全球水泥產量 (估) World Cement Production 2012 Estimate United Statesincludes Puerto Rico Brazil China Egypt Germany India Indonesia Iran Italy Japan Korea, Republic of Mexico Pakistan Russia Saudi Arabia Spain Thailand Turkey Vietnam 2.2.2 水泥業主要生產流程及其污染物排放 8 8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二 ○ 一二年十月 生產流程 是原料的獲得過程。熟料煅燒所需要的石灰石 /泥灰巖 /白堊(提供了 CaCO3 的來源)和粘土 /頁巖等,通常由露天采石場、取土場獲得。需 要的作業包括鉆孔、爆破、挖掘、運輸和破碎。一般采礦場緊鄰工 廠,初次破碎后的原料輸送至水泥廠貯存、備料。 污染物排放 粉塵無組織排放在礦山開采過程中普遍存在。破碎機則是主要的有組 織排放源,還有其它一些設備,如裝卸、輸送設備等,需要通風除 塵。 礦山開采 生產流程 生料制備即將石灰質原料、粘土質原料與少量校正原料經破碎后, 按一定比例配合、磨細并調配為成分合適、質量均勻的生料; 熟料煅燒生料經預熱器或預分解系統預熱/分解后,在水泥窯內煅 燒至部分熔融所得到的以硅酸鈣為主要成分的水泥熟料; 水泥粉磨,即熟料加入適量石膏,有時還有一些混合材料或外加劑共 同磨細成為水泥成品。 污染物排放 水泥生產是通過生產線各設施(設備)的運行,把原料加工成水泥, 不僅有對物料破碎和粉磨的物理過程,還有燃料燃燒和物料分解、相 互反應生成水泥熟料的化學過程。 每道工序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顆粒物排放(有組織或無組織),而水 泥窯系統則集中了 70的顆粒物有組織排放和幾乎全部氣態污染物 ( SO2、 NOx、氟化物等)排放。 水泥生產 生產流程 中轉站均是對水泥成品的進出庫操作。主要設備是卸船機、空氣輸送 斜槽、提升機、水泥倉、散裝機等。 水泥制品生產包括( 1)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 2)混凝土預制 件。不包括水泥的施工現場攪拌。 污染物排放 中轉站水泥倉的頂(底)安裝除塵器,一般為單機袋除塵;卸料口、 轉運點等分散揚塵點處設置集塵罩,抽吸含塵氣體進行單獨或集中處 理(袋除塵)。 水泥制品廠主要污染排放產生在水泥倉進出料過程,需要過濾除塵 (布袋等),其它排塵點還包括稱料斗、攪拌機、傳送帶等。預拌混 凝土、砂漿的生產以及預制件的制作過程需要加入水,以便抑塵。 散裝水泥中轉站、水泥制品生產 2.2.3 水泥行業排放的主要廢氣污染物 2.2.3.1 顆粒物排放量巨大 據測算,水泥工業顆粒物排放占全國顆粒物排放量的 15- 20。而 環保部門相關統計數據 顯示 9,水泥工業的粉塵排放占到工業排放總量的 30。 有文章指出 10,“ 依據水泥窯粉塵排放 50mg/Nm3的國家標準粗略計算, 1 條 5000 噸 /天 的熟料 生產線,每天排入大氣的粉塵量可能達到 750kg,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其對環境造成的影 響是相當大的。而粉塵對人體呼吸道等的危害當以亞微顆粒粉塵最為嚴重。 ” 中國環保產業 協會袋式除塵委員會秘書長吳善淦 曾表示“水泥行業粒徑較小的 PM2.5 粉塵在總粉塵排放 量中所占的比例極高,換言之,通常工況下 PM2.5 的排放量極有可能很大。 ” 11 按污染源性質對水泥企業大氣排放源區分,可以歸為熱力過程和冷態操作兩類,而兩類操作 都會造成顆粒物的排放。 (來源 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二 ○ 一二年十月 ) 從 上 表可以看到,水泥廠露天堆場、道路的揚塵,以及管道、設備的含塵氣體溢出或泄漏, 造成較多的無組織排放。這些主要以粉塵為主的排放,直接影響局部環境。 而通過高煙囪排放的工藝尾氣,其中既有顆粒物,也包含多種可以通過二次化合形成顆粒物 的大氣污染物。而高煙囪排放,也意味著它會對更大范圍的環境空氣質量造成影響。 因此,對水泥企業的有組織排放控制(排氣筒)和無組織排放控制同等重要。 9 水泥工業大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10水泥工業 PM2.5 粉塵的危害及排放控制,新世紀水泥導報, 2011 年第 5 期 11吳善淦水泥行業粉塵控制依然嚴峻,來源中國水泥網信息中心方運田,發布日期 2012-10-26 2.2.3.2 氮氧化物排放量大 水泥行業的氮氧化物排放量約占全國總量的 10-12, 是繼火電廠、機動車之后的第三大 排放源 12。而 氮氧化物作為大氣污染物的主要 前驅物質之一,對 “灰霾天氣”形成有著直 接的影響。 同時 ,另一種困擾大型城市的污染物臭氧, 亦是由于大氣中的 氮氧化物 與揮發性碳氫化 合物經復雜光化學反應而形成的。 2.2.3.3 溫室氣體排放量特別巨 大 我國 水泥行業二氧化碳的排放僅次于電力行業, 位于全國第二。 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全國總排 放量 的 11左右 13 水泥行業巨大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一方面 是 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所 導致 。 另一方面,水 泥主要原料石灰石的煅燒分解 也會 產生大量 的二氧化碳( CO2)。 這兩個因素的疊加,造成水泥行業 單位產值 CO2 排放量位居各工業之首, 是 全國平均水平 的 7.5 倍 ( 2005 年數據) 14。 2.2.3.4 水泥行業是我國重金屬汞污染的主要工業排放源之一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2013 年發布的全球汞評估報告 Global Mercury Assessment 2013 15顯 示,“人為活動導致的大氣汞排放中,有約 50來自亞洲,而亞洲的排放主要來自東南亞地 區。其中,中國占了東南亞排放量的 3/4,約占全球汞排放量的 1/3?!?12 13中國水泥網統計數據顯示, 2009 年我國 水泥行業 CO2 排放量約 8.4 億噸, 當年全國排放量為 73.6 億噸。 14中國水泥工業節能減排“十一五”回顧及“十二五”規劃投資分析及預測報告 15http//www.unep.org/PDF/PressReleases/GlobalMercuryAssessment2013.pdf 中國的大氣污染中,直徑 2.5微米以下 的細顆粒物( PM2.5)是首要污染物 1。 PM2.5的組成復雜,主要成分是有機物、 硫酸鹽、硝酸鹽、銨鹽、碳以及各種金 屬化合物等。毒理學已經證實, PM2.5 可以深入機體肺泡并沉積,對機體的呼 吸系統造成損傷;進而進入血液循環, 可對機體造成全身性的健康危害。 1 PM2.5的來源可分為自然源和人為源, 人為源包括一次顆粒物和二次顆粒物。 一次顆粒物包括燃煤煙塵、工業粉塵、 機動車排氣、建筑及道路揚塵等污染源 直接排放;二次顆粒物由排放到大氣中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氨、揮發性有機 物等通過發生復雜的化學反應產生,是 大氣中 PM2.5的主要來源。 1 圖 6 全球人為活動汞排放量分布圖( 2010) 環保部 2013年 1月發布的汞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編制說明中指出,包括水泥廠在內的重點 污染源排放的汞已經對周邊大氣、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局地污染嚴 重。 下 圖顯 示 2007年度 中國主要工業 大氣 汞 排放源中, 水泥生產排放占了 14,水泥窯作為重金屬排放源之一,在 其熟料中均能檢測到汞。 說明 進一步指出,水泥廠造成的重金屬污染尚未引起足夠的重 視,環境中的汞可通過呼吸、飲水和糧食等暴露途徑足以造成對周邊居民及生態系統的嚴重 危害。 2.2.3.5 水泥行業能耗高,消耗大量煤 水泥行業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硫化物、二氧化碳和汞,主要是由于其煤炭燃燒量巨大。有 數據顯示, 2009 年水泥行業產值占全國 GDP 的 1.66,水泥生產活動卻消耗了全國約 5的 能源 16。其生產過程中粉磨、高溫煅燒等工藝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和電能,是繼電力、鋼鐵行 業的第三用煤大戶。 16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水泥工業節能減排的指導意見 國際能源署( IEA) TrackingIndustrialEnergy Efficiency andCO2 Emissions17追蹤工業能源效率 及碳排放 報告 中 統計了各國自 1981-2005年 基礎原料生產對能源的需求 (如下 圖表) 與 北美、歐洲和南亞各國相比,中國在過去 25年間對能源的需求持續急劇增長,背后的拉動主 要來自于水泥 (圖中綠色柱) 、鋼鐵 (圖中紫色柱) 等高能耗基礎原料的生產。 中國的能源結構中 70源自煤炭,而水泥和 電力、鋼鐵 等高耗能產業的快速發展,直接拉動 了中國煤炭近十年 間的爆發式增長。目前我國煤炭消耗量已占到了世界的近一半 。 圖 7 世界主要耗煤國家煤炭消耗量 18 17http//www.iea.org/publications/freepublications/publication/tracking_emissions.pdf 18圖表摘自郝吉明院士空氣質量演講報告, 2013 年 1 月 16 日 世界主要耗煤國家煤炭消耗量 百萬噸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3,200 3,400 3,600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百萬 噸 加拿大 墨西哥 美國 法國 德國 波蘭 英國 南非 澳大利亞 中國 印度 占世界煤炭消費量比例 4 5 . 9 占世界煤炭消費量比例 3 0 . 5 占世界煤炭消費量比例3 9 . 8 2 0 0 0 - 2 0 0 5 年第十個五年規劃 期間,煤炭消費量增加 9 . 5 3 億 噸,年均增加 1 . 9 億噸; 2006- 2010 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期, 煤炭增加 1 1 . 3 億噸,年均增加 2 . 2 億噸; 2011 年增加 3 . 2 億噸 。 9 . 0 9 億噸 2.2.3.6 水泥企業的礦山資源消耗和生態破壞問題 水泥生產的第一步是開采 礦山以獲取 石灰石作為 主要 原材料, 開采過程 不可避免地 會 影響自 然和社會環境,尤其是土壤的轉移以及區域地勢的改變將會影響當地生態系統和水系統。 3 推動 目標 及 方法論 在中國, 一些 工業生產環節存在著普遍的污染 現象 ,而基本的污染治理技術其實早已存在。 近 10 年來 ,國家 投入了 約 4 萬億元 19進行 污染控制。然而,污染的整體形勢依然嚴峻,治 理的拐點依然沒有到來。 據此我們認為,解決中國環境問題的最大障礙, 首先 不是技術 和 資 金 的欠缺 ,而是缺乏一個有效的動力機制。 動力不足,源自執法不嚴、環境訴訟難。 由于環境監管弱勢 , 違法成本低 ,導致排污 企業 將 自身 生產成本轉移到社會環境成本中,一些違法企業更 是 將行政罰款當作對非法排污的認可 ; 加之 環境 司法體系尚未完善,環境侵權的訴訟往往遭遇立案難、鑒定難,執行難等種種困境, 保障公眾環境權利的最后一環亦無法發揮作用。 而在環境執法難和 訴訟難的背后,是地方政 府 將經濟發展置于環境保護之上, 使得 環境執法、司法 難以正常的運轉。 3.1 推動綠色證券,用綠色投資拉動綠色生產 要解決這樣深層次的矛盾, 就必須引入新的動力機制。 此前,綠色選擇聯盟的 NGO 伙伴們 運用綠色供應鏈的杠桿工具, 與諸多國內外知名品牌及其他利益方合作, 成功撬動 近千家 的 企業對其 環境違規 問題和整改作出說明 20。 而截止目前,綠色供應鏈形成的壓力,主要推動 了一批快速消費品制造企業的減排,而對于能源、原材料這些居于供應鏈 源頭的高耗能企業, 尚未能形成實質壓力。 我們認為,高耗能企業目前尚不敏感于消費者壓力,但它們多數資本密集,較為敏感于投資 者壓力。 綠色證券 項目 聚焦 于 金融 資本市場上高耗能重污染的 上市公司及其 背后的 投資者, 嘗試 用 綠色投資拉動綠色生產,匯聚各相關利益方的關注 和 行動作為動力源,最終 達 到 推動 企業 治污 減排 的 目的 。 19 20IT 行業品牌溝通狀態表 紡織服裝品牌溝通狀態表 3.1.1 國際經驗 3.1.1.1 社會責任投資( SRI)的緣起與發展 21 社會責任投資( 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簡稱 SRI)是指將環境和社會因素引入投資 決策的投資理念。社會責任投資者主張“義利兼顧( make money and make a difference)”, 認為偉大的企業應關愛社群乃至心懷天下,如此方能穩健、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那些污染 環境、危害社區的上市公司只會曇花一現。 當代西方社會責任投資緣起于 20 世紀 60, 70 年代,而后接連發生的工業災害、核電站泄露 及油輪漏油事故,以及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全球變暖等問題的出現,對全球經濟的可持續 發展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和風險。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行動機 構 UNEP FI在 2010 年的一份報告為何機構投資者需要考慮 環境外部風險 22中,估算 2008 年由于全球人為活動導致的環境成本達 6.6 萬億美金,占 當年全球 GDP 的 11;而其中全球 3000 家上市公司所造成的“環境損害”成本就達 2.15 萬 億美金。 一方面是上市公司造成環境損害,另一方面,環境損害也反過來對上市公司帶來不利的影響。 MSCI23世界指數 ( MSCI All Country World Index) 的 股票 指數中,有 超過一半公司的盈利表現 可能會受到 “環境成本 ”的 負面 影響 環境損害推高上市公司經營風險的問題,引起了大型機構投資者的注意。一些機構逐漸意識 到需要主動控制并降低其投資過程中的環境風險,并因此開始了責任投資。 九十年代,養老金及國家主權基金開始認同社會責任投資理念,典型例子有美國加州養老金 管理公司( CalPERS)和挪威石油基金,他們都制定有相應的責任投資原則,禁止投資到那 些環境和社會績效低劣的上市公司。其邏輯非常簡單一些養老金公司代表的是工人的資產, 自然愿意投資到勞工福利較好的上市公司;一些發達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主張環境保護, 當然不希望旗下主權基金助紂為虐持有污染公司的股權并從中牟利。所以,養老金和主權基 金采納社會責任投資理念是合情合理的。因為此類基金規模通常很大,動輒上千億美元,這 客觀上促使社會責任投資 的市場規模急劇擴容,影響力也大大提升。 進入新世紀,責任投資的理念被進一步泛化,參與的投資者也越來越多。 其中 一個標志事件 是 2006 年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 UNPRI) 24組織的成立。 PRI 是一個以資產管理機構為核心 會員的組織,倡導會員機構遵循責任投資的各項原則。至今, PRI 會員已有摩根、美林、花 旗等 近 1200 家投資機構,這其中包括全球 大 型的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及投資管理人,這些 機構所 管理的資金總 和超過 32 萬億美金 ,超過全球可投資資產總額的 15,成為開展責任 21 綜 合 引 自 郭 沛 源 博 士 的 文 章 社 會 責 任 投 資 會 更 進 一 步 融 入 主 流 資 本 市 場 22 Why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matter t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http//www.unpri.org/viewer/filewp-content/uploads/6728_ES_report_environmental_externalities.pdf 23MorganStanleyCapitalInternational 推出的 MSCI 指數廣為投資人參考。 24http//www.unpri.org/ 投資的中 堅力量。 3.1.1.2 國際良好案例 California Public Employees Retirement System 加州公務員退休系統 ( CALPERS) CalPERS于 1932年根據加州法律成立。 2007年數據顯示 CalPERS管理著高達 2300 億美金的投資金額,約有 150萬名成員。按管理資金金額排名, CalPERS是全美最 大的公共養老金計劃和世界第三大計劃。 CalPERS積極 推進 所投資行業的 信息透明度以及重大環境影響(如氣候變化)的及 時信息公開。 CalPERS在責任投資方面的良好實踐包括簽署加入 CDP碳披露計劃 ; 同碳排放大戶企業(如電力及公用事業 領域的公司 ) 展開對話 并寫信要求其公布 應對溫室氣體排放限制的計劃; 支持“氣候風險投資人聯盟” INCR 的工作 并 呼吁 各大美國公司,華爾街機構及 SEC(美國證券交易所)加強對氣候變化所引致的財 務風險的信息披露和分析,為投資者提供更詳細的信息 ; 通過提出董事會決議、 投票支持等方式對其投資企業提出加強氣候變化相關的環境信息披露的要求 ;與 保險業展開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