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氣 候 變 化 第 一 次 兩 年 更 新 報 告 2016 年 12 月1 序 言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以下簡稱公約 )第 4 條及第 12 條規定,每一個 締約方都有義 務提交本 國的國家信息 通報。 中 華人民共和國 (以下簡 稱“中國” ) 作為 公約 非附件一締約 方, 高度重視自己所承 擔的國際義務, 已分別 于 2004 年和 2012 年提交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初始國家信息通報 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 第二次國家信 息通報 ,全面闡述了 中國應對 氣候變化的各 項政策與 行動,并報告 了中 國 1994 年和 2005 年國家溫室氣體清單。 根據 2010 年 公約 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通過的第 1/CP.16 號以及 2011 年 公約 第十七次締約方大會通過的第 2/CP.17 號決定 , 非附件一締約方應根據其能力及為編寫 報告所獲得 的支持程度,從 2014 年開始提交兩年更新報告,內容包括更新的國家溫室 氣體清單、 減緩行動、 需求和獲得 的資助 等 , 并接受對兩年更新報告的國際磋商與分析。 在 2015 年獲得全球環境基金贈款后, 中國政 府 組織國內有關部門和科研機構, 根據 公 約 第十七次締約方大會通過的有關非附件一 締約方兩年更新報告編制指南, 啟動了第 一次兩年更新報告的編寫工作, 經過 1 年多的努力, 完成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 第一次兩年更 新報告 。此 報告在廣 泛征求意 見的 基礎上, 經過多次 反復修改 后由 國務 院批準 提交 。 經中國政府批 準的中 華人民共和國 氣候變化 第一次兩年更 新報告 ,分為國家基 本情況 與應對氣候變化機構安排 、 國家溫室氣體清單、 減緩行動及其效果、 資金、 技術 和能力建設需求及獲得的資助、 國內測量 、 報 告和核查 相關信息 、 其他信息、 香港特別 行政區應對氣候變化基本信息、 澳門特別行政區應對氣候變化基本信息等篇章, 全面反 映了中國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國情。本報告給出的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為 2012 年數據,其 他章節有關現狀的描述一般截止到 2014 年或 2015 年。本報告所涉及的全國性數據和 資料, 除行政區劃、 國 土面積和其他特別注明的以 外, 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 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和 澳門特別行 政區基本法 的有關原則, 本報告中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應對 氣候變化基本信息分別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提供。 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的事業。 中國將從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的特征出發, 大力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把應對氣候變化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 長期規劃,堅 持減緩和 適應氣候變化 并重,通 過法律、行政 、技術、 市場等多種手 段, 全力推進各項工作。 中國政府也將 一如既往地履行自己在 公約 下 承諾的義務, 堅持 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公平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 積極承擔與中國基本國情、 發展2 階段和實際能力相符的國際義務, 落實國家 適當減緩行動及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 國 家自主貢獻, 積極參與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談判, 推動建立公平合理、 合作共贏的全球氣 候治理體系, 深化氣候變化多雙邊對話交流與務實合作, 充分發揮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 金作用,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建設。 目 錄 第一部 分 國家 基本 情況 與 應對氣 候變 化機 構安 排 .................................................................................. 1 第一章 自 然條 件與 資源...................................................................................................................... 1 第二章 社 會與 經濟 發展...................................................................................................................... 2 第三章 國 家發 展戰 略與 目 標 .............................................................................................................. 5 第四章 國 家應 對氣 候變 化 組織機 構 .................................................................................................. 6 第二部 分 國家 溫室 氣體 清 單...................................................................................................................... 9 第一章 清 單編 制機 構安 排 .................................................................................................................. 9 第二章 排 放源 范圍 和計 算 方法 ........................................................................................................ 10 第三章 數 據來 源 ............................................................................................................................... 12 第四章 2012 年國 家溫 室 氣體清 單................................................................................................... 14 第五章 質 量保 證和 質量 控 制 ............................................................................................................ 20 第六章 已 提交 清單 信息.................................................................................................................... 21 第三部 分 減緩 行動 及其 效 果.................................................................................................................... 24 第一章 控 制溫 室氣 體排 放 目標與 行動 ............................................................................................ 24 第二章 節 能和 提高 能效.................................................................................................................... 26 第三章 優 化能 源結 構........................................................................................................................ 35 第四章 控 制非 能源 活動 溫 室氣體 排放 ............................................................................................ 38 第五章 努 力增 加碳 匯........................................................................................................................ 40 第六章 開 展低 碳發 展試 點 示范 ........................................................................................................ 42 第七章 國 際市 場機 制(CDM ) ........................................................................................................ 46 第四部 分 資金 、技 術和 能 力建設 需求 及獲 得的 資助 ............................................................................ 53 第一章 應 對氣 候變 化資 金 需求和 獲得 的支 持 ................................................................................ 53 第二章 應 對氣 候 變 化技 術 需求 ........................................................................................................ 57 第三章 應 對氣 候變 化能 力 建設需 求 ................................................................................................ 65 第五部 分 國內 測量 、報 告 和核查 相關 信息 ............................................................................................ 67 第一章 綜述 ....................................................................................................................................... 67 第二章 應 對氣 候變 化統 計 指標與 基礎 統計 體系 ............................................................................ 69 第三章 溫 室氣 體排 放核 算 與報告 體系 ............................................................................................ 72 第四章 控 制溫 室氣 體排 放 目標責 任考 核與 評估 體系 .................................................................... 73 第六部 分 其他 信息 ................................................................................................................................... 76 第一章 氣 候系 統觀 測........................................................................................................................ 76 第二章 氣 候變 化研 究進 展 ................................................................................................................ 78 第三章 氣 候變 化適 應........................................................................................................................ 79 第四章 教 育、 宣傳 與公 眾 意識 ........................................................................................................ 81 第五章 國 際交 流與 合作.................................................................................................................... 84 第六章 南 南合 作 ............................................................................................................................... 86 第七部 分 香港 特別 行政 區 應對氣 候變 化基 本信 息 ................................................................................ 88 第一章 基 本區 情 ............................................................................................................................... 88 第二章 2012 年香 港溫 室 氣體清 單................................................................................................... 90 第三章 減 緩行 動及 其效 果 ................................................................................................................ 98 第 四章 資 金、 技術 和能 力 建設需 求及 資助 .................................................................................. 101 第五章 其 他相 關信 息...................................................................................................................... 102 第八部 分 澳門 特別 行政 區 應對氣 候變 化基 本信 息 .............................................................................. 107 第一章 基 本區 情 ............................................................................................................................. 107 第二章 2012 年澳 門溫 室 氣體清 單................................................................................................. 110 第三章 減 緩行 動及 其效果 .............................................................................................................. 114 第四章 資 金、 技術 和能 力 建設需 求及 資助 .................................................................................. 120 第五章 其 他相 關信 息...................................................................................................................... 121 1 第一部分 國家基本情況與應對氣候變化機構 安排 中國人口眾多, 氣候條件復雜, 生態環境脆弱, 是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 國家之一。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全球氣候變化問題, 把應 對氣候變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把低碳發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基本途徑, 并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建立了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或跨部門的協調機構, 扎實推進應對氣 候變化各項工作。 第 一章 自然 條件與 資源 一、自 然條件 ( 一) 氣候概 況 中國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 降水的時空變化顯著 。 按照自然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可劃 分為三大氣候區 東部地區屬季風氣候區, 四季分明, 氣候受季風影響很大, 一旦季 風 規律反常, 就會出現較大范圍的旱澇災害; 西北部地區屬大陸型干旱氣候區, 冬冷夏熱; 青藏高原屬高原氣候區, 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 溫低于 0℃。 總體而言 , 中國氣溫季節 變 化顯著, 大部分地區氣溫的季節變化比 全球 同緯度地區劇烈; 全國地區間溫差巨大, 按 照溫度指標, 從南到北可劃分為赤道帶、 熱帶、 亞熱帶、 暖溫帶、 溫帶、 寒溫帶六個溫 度帶。 從時間分布看,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降水在季節上的不均衡分布經常造成洪澇和 干旱災害 ; 從空間分布看,降水量的區域差異巨大,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的 1500 多毫 米向內陸逐漸減少,到西北極端干旱地區不足 50 毫米。 ( 二) 氣候災 害 中國是氣候災害嚴重的國家。 氣候災害頻率高、 強度大、 影響面廣, 造成的直接損 失嚴重。2014 年, 全國農作物受災面積 2489 萬公頃, 其中絕收 309 萬公頃; 因洪澇和 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1030 億元,因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836 億元,因低溫冷 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129 億元,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136 億元 1 。 二、自 然資源 ( 一) 土地資 源 1 數據來源 2014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 中國土地資源 的構成和 分布具有三大 特征。一 是土地類型復 雜多樣, 耕地、林地、 草地、荒漠、灘涂等在中國都有大面積分布,但宜農土地僅占國土面積的 17.34 。二 是人均耕地占有量少,2014 年中國耕地面積 13500 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為 0.099 公 頃,與 2010 年基本持平。三是土地 資源 分布不均,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 平原、珠江三 角洲和四 川盆地是耕地 分布最為 集中的地區, 草原多分 布在北部和西 部 , 而森林主要集中分布在東北、西南和華南地區 1 。 ( 二) 水資源 中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且時空分布不均的國家。 2014 年, 中國平均年降水量為 622.3 毫米, 全國水資源總量為 2.73 萬億立方米, 比常年值偏少 1.6 。 全國 總供水量 6095 億 立方米, 占當年水資源總量的 22.4 , 其中 地表水源供水量 4921 億立方米, 占 80.8 ; 地下水源供水量 1117 億立方米, 占 18.3 ; 其他水源供水量 57 億立方米, 占 0.9。中 國水力資源理論蘊藏年發電量為 60829 億千瓦時,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 66042 萬千瓦, 年可發電量 29882 億千瓦時。2014 年, 中國水 電裝機達到 30486 萬千瓦, 是 2010 年的 1.4 倍,水電在全國電力裝機總量中的比重達到 22.2 2 。 ( 三) 森林資 源 中國森林資源 總量相對不足、 質量不高、 地區分布不均。 據第八次 (2009-2013 年) 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全國森林面積 2.08 億公頃,森林覆蓋率 21.63 ,活立木總蓄 積 164.33 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 0.69 億公頃 ,人工林面積仍居世界首位 3 。 ( 四) 草原資 源 中國是一個草原資源大國,擁有各類天然草原面積近 4 億公頃。2014 年,全國草 原鮮草總產量 10.2 億噸 , 較近十年平均水平提高 4.04 ; 全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為 53.6 , 較 2011 年增加 2.6 個百分點。2014 年底, 全國 保留種草面積 2200.7 萬公頃, 同比增長 5.5 。 第 二章 社會 與經濟 發展 一、社 會發展 ( 一) 人口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014 年末,中國總人口為 13.68 億 人,比 2010 年 增加 2691 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 7.49 億人,占總人口比重為 54.8 ;鄉村人口 6.19 億人,占總人口比重為 45.2 。2014 年人口出生率為
中文无码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