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人力資源科學與技術趨勢.pdf
2020 全球人力資源科技趨勢 2020 GLOBAL HR SCIENCE TECHNOLOGY TRENDS 01引言技術風暴來襲恐懼、彷徨或擁抱 01一、技術風暴來襲的顛覆01二、束手束腳的傳統人力資源管理03三、技術風暴驅動下的人力資源業務模式05注釋與來源07 趨勢一職場物聯網 08一、無處不在的物聯網10二、職場中的物聯網12本章小結16注釋與來源17 趨勢二預測分析與自動化決策 18一、預測分析信息時代的超能力20二、預測分析如何推斷你的秘密24三、基于預測分析的自動化決策24本章小結28注釋與來源29 趨勢三沉浸式體驗 30一、“沉浸”助力體驗邁向巔峰32二、沉浸式體驗的應用情境與顛覆之變32三、擁抱科技,沉浸未來36本章小結39注釋與來源40趨勢四情感計算與識別41一、情感計算與識別技術震撼來襲43二、情感計算與識別如何知人知面更知心45三、員工畫像加速情感計算與識別升級迭代47本章小結50注釋與來源51 趨勢五內部社交與協作樞紐 52一、高效協作的平臺54二、溝通成本為何居高不下56三、內部社交與協作樞紐的應用情境58四、協作樞紐天塹變通途60本章小結62注釋與來源63 趨勢六人力資源共享服務中心無人化 64一、人力資源共享服務中心無人化趨勢勢在必行66二、是什么推動了無人化69三、與機器的賽跑71本章小結72注釋與來源73 趨勢七會話平臺與 Chatbot74一、會話平臺與聊天機器人 Chatbot 正在滲透生活76二、會話平臺與聊天機器人 Chatbot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趨勢77 三、“貼心的虛擬助手”還是“叨擾的制造者”80 本章小結84注釋與來源85 趨勢八機器勞動力 86一、機器勞動力的崛起與現狀88二、機器崛起之喜90三、機器崛起之憂90 四、機器勞動力的未來趨勢91本章小結95注釋與來源96 趨勢九行為設計學廣泛應用 97一、學會推桿的小白鼠100二、 福格行為模型100三、行為設計學引導變革101四、行為設計中的沖突與挑戰104五、行為設計學在候選人體驗中的應用110 本章小結113 注釋與來源114 趨勢十數字化倫理與道德 115一、行業準則的沖擊118二、數字化倫理與道德存在的情境118三、數字化倫理與道德的沖突和挑戰128四、數字化倫理與道德的啟示128本章小結129 注釋與來源130 結語途征巔峰,展望未來 131一、技術風暴帶來的魔咒131二、未來的墊腳石 133三、展望未來人力資源管理重塑的方向133注釋與來源137 中國市場人力資源科技公司 50 強 140人力資源軟件方向145招聘方向148選才方向151培訓學習方向154薪酬福利社保方向157兼職實習方向160人力資源硬件方向163 “中國市場人力資源科技公司 50 強”榜單方法論 166 入榜企業介紹 168 發布機構介紹 219版權聲明 2212020 全球人力資源科技趨勢 2020 GLOBAL HR SCIENCE TECHNOLOGY TRENDS 01 引言 技術風暴來襲恐懼、彷徨或擁抱 一、技術風暴來襲的顛覆 技術風暴下的顛覆與傳統的競爭效應之間可以歸納為 兩個方面變革速度與存在的風險。 1 技術顛覆能夠快 速創新。通過實現技術成功的顛覆者能夠利用創新優 先搶占市場份額及擴大業務規模的速度遠遠超過主要 采用傳統商業模式的競爭對手,并且它們具備了能在 一夜之內建立起龐大用戶群的超強敏捷能力,能夠同 時在多個市場發起對現有企業充滿威脅的業務。 因此, 技術風暴帶來的顛覆極具危險性。 技術風暴來襲不僅是互聯網等高科技領域企業所面臨 的問題,當下幾乎各行各業都感受到技術風暴來襲的 影響。連人們普遍認為最為傳統的領域也不例外,在 中國市場,方便面銷量急跌,原因不在行業自身,而 是外部的互聯網外賣行業的崛起。反而在人力資源服 務行業,“職位公告板”模式是互聯網誕生以來就存 在的一種成熟模式,但是職業社交網站崛起、移動設 備開始普及,社交招聘模式和“移動化 聊天”招聘 模式開始大行其道,傳統的“職位公告板”模式開始 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在美國市場,這類模式的網站巨 頭幾乎無一幸免地折戟。02 人們沒有能力應對不斷 變化的技術模式。 詹姆斯·赫克曼,2000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2020 全球人力資源科技趨勢 2020 GLOBAL HR SCIENCE TECHNOLOGY TRENDS 03 二、束手束腳的傳統人力資源管理 從工業革命興起開始,規?;a下的嚴密協作 需求讓人們開始重視并研究勞動者與機器以及雇傭關 系,關注協作的效率以及對收益目標的影響,從而誕 生了弗雷德里克 溫斯洛 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 aylor 的“科學管理”思想。泰勒的經典科學管理 成為了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起源,影響至今。隨后, 由經典科學管理開始衍生出基本的人事管理,到人力 資源管理六大模塊形成并被廣大管理者所采納、再到 戴夫 尤里奇 Dave Ulrich 的 “人力資源管理三支柱” 成為人力資源管理史上的一次重要迭代;人力資源管 理不再是純粹的人員管理或者服務,而是需要管理者 以更高的視野,從企業的實際業務與組織能力入手, 讓人力資源更好地創造價值。 然而人力資源管理發展歷史上的幾次重要變革均 是基于管理學自身;如今信息時代下席卷而來的技術 風暴已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甚 至影響到了相關的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由于技術風暴 帶來的顛覆具有快速、無序和復雜的特點,提出有效 的行動方案更是難上加難。如今,技術風暴已不可避 免地滲透進絕大多數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中,乃至每 個員工在職場中涉及的諸多方面。在這個技術風暴顛 覆的時代,以下十大科學與技術趨勢涉及的多種技術 轉型(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大數據、人 工智能等) 2 將形成影響人力資源行業的一股強大力 量 職場物聯網 預測分析與自動化決策 沉浸式體驗 情感計算與識別 內部社交與協作樞紐 人力資源共享服務中心無人化 會話平臺與 Chatbot 機器勞動力 行為設計學的廣泛應用 數字化倫理與道德04 企業想要在科技時代保 持競爭力,就要做到每 18-24 個月對運營模式 進行一次更新。對大型 企業而言,以這種速度 進行變革似乎有些不切 實際,但企業的生死存 亡恰恰取決于此。 凱文 班迪 Kevin Bandy,思科 Cisco 首席數字官2020 全球人力資源科技趨勢 2020 GLOBAL HR SCIENCE TECHNOLOGY TRENDS 05 體驗價值涉及為企業員工提供更多便利條件、使 用場景或自主權等,是當今許多人力資源轉型與顛覆 迅速崛起的決定性因素。 3 員工體驗的價值也會隨著 人力資源管理與科學技術的結合而增加,因為傳統且 一成不變的管理流程現在可以恰當地按照員工需求進 行靈活變更,然后立即解決員工的諸多需求??茖W技 術通過結合現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和流程,讓員 工能夠憑借自己的意愿選擇他們所需求的服務,也能 讓人力資源管理者用高效的方式解決管理中出現的問 題。為了更加清晰地呈現技術風暴驅動提供的體驗價 值,下表列舉了 5 種技術風暴驅動的人力資源業務模 式 面對技術風暴的不可抵擋,無論未來多么迷茫, 或者在當下彷徨,人力資源管理者們必須有顛覆自己 的勇氣。這意味著人力資源管理者往往需要大膽擁抱 信息技術的來臨,走出原有管理的舒適圈。將這場風 暴的顛覆視為機遇,這樣的思維方式必將有助于人力 資源管理者改變自我,改變企業,乃至改變行業的前 景。 【表 1】技術風暴驅動的人力資源業務模式以向企業員工提供出色的體驗為競爭手段 人力資源業務模式 員工體驗價值 示例 員工做主實現全自助服務 更大的自主性、便利性 文思海輝公司的員工證明開具業務 自助終端 個性化實現服務與體驗的個性化 更高的定制程度、 情景化程度, 注重美學或視覺傳達改進 IBM 的 Watson Candidate Assistant 為候選人設置個性化應聘 流程 即觸即達實時服務交付,或通過 智能終端或可穿戴設備隨時隨地體 驗服務 相關度,即時性 京東的 JIMI 聊天機器人能以高回 答準確率以及 7*24 小時的服務時 長解決員工問詢 流程精簡 提高簡化程度, 提高效率, 匯聚信息 消除人力資源業務流程中的滯 后或瓶頸 NEC 公司的 Neo Face 人臉識別軟 件不僅可通過其門禁管理辨識來訪 者的具體身份,同時也通過采集面 部輕松實現員工考勤 自動化利用分析或低成本勞動力 實現流程自動化 節省時間,提高執行質量 ADP 公司的自動數據處理即薪酬外 包服務可實現人力資源薪酬福利業 務的高效、及時且精確執行 三、技術風暴驅動下的人力資源業務模式 06 引言 科技化并非只是一次浪 潮,它還影響人們的生 活方式,因此,我們每 個人都要做好迎接全數 字化的準備。從“價值 吸血鬼” 到 “價值空地” , 一個個嶄新的業務戰略 出現在我們眼前,需要 我們去掌握。 比爾 費希爾 Bill Fischer, 點子高手如何找 到最好的點子并付諸實施The Idea Hunter How to Find the Best Ideas and Make Them Happen 的合著 者及 DeepDive TM 創新方法的共同締造者2020 全球人力資源科技趨勢 2020 GLOBAL HR SCIENCE TECHNOLOGY TRENDS 07 注釋與來源 1. 邁克爾 韋德 Michael Wade 杰夫 克勞斯 Jeff Loucks 詹姆斯 麥考利 James Macaulay 安迪 諾羅尼亞 Andy Noronha, 全數字化賦能迎擊顛覆者的競爭戰略, 瑞士洛桑管理發展學院譯 / 出品 ISBN 9787508698328,2019, 中信出版集團,北京 3。 2. 邁克爾 韋德 Michael Wade 杰夫 克勞斯 Jeff Loucks 詹姆斯 麥考利James Macaulay 安迪 諾羅尼亞 Andy Noronha, 全數字化賦能迎擊顛覆者的競爭戰略, 瑞士洛桑管理發展學院譯 / 出品 ISBN 9787508698328, 2019, 中信出版集團,北京 20。 3. 邁克爾 韋德 Michael Wade 杰夫 克勞斯 Jeff Loucks 詹姆斯 麥考利James Macaulay 安迪 諾羅尼亞 Andy Noronha, 全數字化賦能迎擊顛覆者的競爭戰略,瑞士洛桑管理發展學院譯 / 出品 ISBN 9787508698328,2019,中信出版集團,北京 31。082020 全球人力資源科技趨勢 2020 GLOBAL HR SCIENCE TECHNOLOGY TRENDS 09 物聯網生態系統未來將對人力資源管理產生廣泛 性的影響。物聯網生態系統可根據員工喜好自動 調節辦公設備,優化工作環境,監測辦公場所人 員信息,提升職場安全性。員工通過智能終端設 備加入到物聯網系統中,通過與其他員工群體進 行數據比對,提升工作動力;物聯網使得人力資 源部可以借助于數據洞察優化和改善職場環境、 員工體驗、規章制度、流程等;物聯網借助追蹤 器實現員工智能考勤,避免出現錯誤。通過各種 傳感設備,如可穿戴設備或者智能桌椅等,了解 員工的健康狀況、工作表現等數據,給員工提供 適當的健身計劃和工作安排,提升員工活力。10 物聯網 IoT , Internet of Things 即“萬物相連 的互聯網”,1 是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 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 巨大網絡,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 的互聯互通。 2 物聯網具備的 6 個特性已經開始顛覆 人們對生活的認知。 互聯性指任何事物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互相 聯接(包括物品和物品、人和物品、人和人之間的相 互聯接) 異構性基于不同的硬件平臺和網絡,物聯網 中的設備是異構的。他們可以通過不同的網絡與其他 設備或服務平臺進行交互。 動態性利用智能設備可以隨時隨地采集物體 的動態信息,如位置、速度;睡眠和喚醒等。此外 , 設備的數量可以動態改變。 海量性需要管理并相互通信的設備數量至少 比連接到當前互聯網的設備大一個數量級。 物聯網技術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物聯網 【圖 1-1】物聯網的特性 圖片來源 Patel, K. K., Patel, S. M. 2016. Internet of things-IOT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rchitecture, enabling technologies, application future challen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computing, 65. 的傳感器可以定時采集的信息需要通過網絡傳輸,其 數據量及其龐大,還包括對海量的數據進行智能化處 理。據高德納 Gartner 預測,2019 年將有 142 億件 聯網設備投入使用,到 2021 年將達到 250 億件。 3 安全性 當我們從物聯網中獲益時,我們不能 忘記安全性。 易連性 可實現網絡可訪問性和兼容性??稍L 問性正在網絡上進行,而兼容性提供了消費和生成數 據的通用能力。 物聯網生態系統是一個有利于可持續發展和市場 預測的一個系統,而這個系統的架構主要分為四層︰ 【圖 1-2】物聯網生態系統的架構 圖片來源https//www.rs- 從外到內依次是 數據層︰這一層主要為使用者提供交互服務和 為生產商提供反饋數據。 連接層︰連接層主要為產品、應用程序以及云 端之間建立通信,同時為數據安全的考慮提供不同的 選項。 軟件層︰主要透過應用程序來收集硬件層獲取 的數據,并進一步分析和制定改善的方案來滿足用戶 的需要。 硬件層︰指硬件服務。包括各種智能硬件如智 能胸卡與職場傳感設備的結合。 趨勢一職場物聯網 一、無處不在的物聯網2020 全球人力資源科技趨勢 2020 GLOBAL HR SCIENCE TECHNOLOGY TRENDS 11 物聯網的主要目標是解 決業務問題 ,而不是 提供酷項目或新技術。 專注于與業務相關的問 題,并與您的客戶一起 解決問題。 馬基 克蘭茨 Maciej Kranz,奇點大學 Singularity University 教授,前思科 Cisco 創新副總裁,物聯網專家12 二、職場中的物聯網 1. 智能化工作場所 房屋中的傳感器和執行器可以使我們的工作和生 活在幾個方面更加舒適房間供暖可以根據我們的喜 好和天氣進行調整;房間的燈光可以根據一天的時間 變化;通過適當的監測和報警系統可以避免事故;通 過在不需要時自動關閉電氣設備可以節省能源。如自 動化邏輯可以通過觀察由外部能量生產和消費提供的 價格(通過考慮到家用每個電器的特定要求)來確定 全天的電力消耗成本(電池充電器,冰箱,烤箱)。 物聯網技術可以提升職場安全。物聯網可以實時 并動態監測工作場所的客戶流量,并且當客戶流量與 工作人員不匹配時,系統自動提醒管理人員,管理者 可以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調整勞動力配置,建立更 有組織和更高滿意度的工作場所;職場物聯網系統可 以識別每天進入辦公場所的人員的身份信息,確認是 否是公司員工,并確定在一天中的某個時間段允許固 定員工進行限制的場所。通過使用位置跟蹤器,物聯 網系統可以追蹤相關風險人員的行蹤,可應用于職場 安全系統中。 2. 識別和測量員工行為 職場中的物聯網生態系統幫助管理者積累大量的 員工相關數據,使管理者能夠做合適的管理決策。借 助于物聯網,企業可以通過各種傳感設備(如智能 胸卡、可穿戴設備、智能桌椅等),實時獲取員工體 驗、員工滿意度等數據洞察。因此,物聯網使得人力 資源部可以借助于數據洞察優化和改善職場環境、員 工體驗、規章制度、流程等。如德勤加拿大 Deloitte Canada 招募了一群志愿者,使志愿者佩戴智能徽 章可以用來測量位置、聲音和運動,以評估工作 的哪些方面是積極的,哪些方面是消極的,可以監測 “誰在開會”、“幾個員工在一起待了多長時間” 等 與員工工作效率有關的因素。通過研究發現,與單獨 工作相比,團隊合作會有更好的體驗和生產力;擁有 更多窗戶和光線的辦公室比更加封閉和私密的空間更 讓員工感到快樂,大型會議室比小型會議室更有利于 積極的會議,員工更喜歡在較小的群體中工作,根據 這些研究結果,德勤加拿大 Deloitte Canada 的員 工重新設計了所有的工作場所。 4 如果組織不能在平時搜集大量高質量的工作數據, 并且做出有效的分析,就不可能做出客觀評估和精準 判斷,也就意味著評估的價值就會大幅度降低。同時 也只有更加了解員工, 才能盡可能量身打造工作體驗, 挖掘其潛力,充分發揮其才能?;诼殘鑫锫摼W的新 一代的數字感知技術可以幫助組織收集內部的行為和 環境信息,被稱之為“獲取洞察”,在幫助員工應對 各種內外部挑戰的同時,實時了解員工的目標和各種 行為活動,這可以稱之為“工作感知”,現在工作場 所中的各種信息采集設備、傳感器、團隊協作工具、 業務應用等提供了大量的數據源(例如 Glint 就通過 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幫助企業提供員工健康狀況的整 體視圖,并預測績效趨勢),幫助組織了解員工的工 作行為和工作方式等真實狀況用于分析并優化管理手 段。雖然在過去,很多組織制定了上級領導定期通過 會面溝通聽取員工意見的機制,但是因為擔心自己的 觀點與領導相悖,影響自己個人利益,因此難以獲得 坦率的反饋,組織所獲取的真實、有效信息極少。而 定期的員工滿意度調查等,在很多組織已經成為了形 式主義和“雞肋”,沒有員工相信填寫這些反饋能有 什么作用?,F在這種只有組織才能周期性發布調查以 “獲取洞察”的方式正在改變為人人可以隨時發布調 查,并獲得及時反饋的方式,同時調查也不再只是簡 單的選擇型問卷,現在的文本分析 Text Analysis 和 自然語言處理 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實時感知員工情緒、滿意狀況的 程度, 語音分析 Speech Analytics 正在被應用于 “數 字傾聽”和分析語言溝通中的問題與意見。語音分析 公司 Cogito 的產品已經實現根據語速、停頓、交談模 式、嗓音等語音特征確定分析對象是否高興、憤怒、 困惑亦或不滿,這一技術還可以幫助員工心理援助中 心的專家改進溝通方式和離職面談等場景。員工的意 見可以被實時記錄和分析,而不再像過去一樣只是被 投進無人問津的意見箱。 5 今天我們所用的手機中密布著各種傳感器,如定 位服務的磁力儀和 GPS 芯片、溫度傳感器、亮度傳感 器、心率監測傳感器和計步器、測量運動和反向的加 速計、 測量手機姿態的陀螺儀等。 物聯網、 協作平臺、 強化分析技術將在不久的未來不斷入侵工作場所,一 家由麻省理工畢業生創辦的公司 Humanyze 推出的撲 克大小的 “智能胸卡” , 嵌入了麥克風、 藍牙傳感器、 趨勢一職場物聯網2020 全球人力資源科技趨勢 2020 GLOBAL HR SCIENCE TECHNOLOGY TRENDS 13 數據是推動物聯網的燃 料,該組織從數據中獲 得意義的能力將決定它 們的長期成功。 尼克 瓊斯 Nick Jones,高德納 Gartner 公司研究副總裁14 公司 Glint Humanyze Steelcase 簡介 2013 年成立于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的 人工智能公司 Glint,利用實時人員 數據幫助全球組織提高員工敬業度, 培養員工并改善業務成果。 8 2 0 1 0 年成立于馬薩諸塞州波士 頓的人力資源分析軟件提供商。 Humanyze 人員分析平臺幫助企業 衡量企業通信數據,以發現工作如 何完成的模式。 9 1912 年成立于美國密歇根州的辦 公家具制造商,生產用于辦公環境 以及教育,醫療保健和零售行業的 辦公家具,建筑和技術產品。 10 核心 產品 該公司主要通過智能平臺的方式提 升員工敬業度和員工體驗,并在“員 工生命周期” 、 “員工敬業度” 、 “團 隊效率”方面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智 能解決方案。 該公司的 Elements? 平臺在首先 保護員工隱私,保護工作場所數據 免受不道德或非預期用途的影響。 該公司同時推出智能胸卡硬件,在 保護員工隱私的前提下獲得的數據 再與績效數據等匯總分析,以挖掘 相關性的洞察,并在“組織分析”、 “業務流程優化”、“空間設計與 規劃”方面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 通過在辦公場所的建筑物和家具中 嵌入傳感器來搜集各種數據了解工 作和互動情況,并讓辦公環境變 得靈活可變,提供保障視覺、聽覺 營私和防火材料系列的商用水平家 具。 【表 1-1】三家應用職場物聯網的人工智能公司介紹 紅外掃描儀、加速計等多種傳感器,實時捕捉、搜 集語音、體態、動作高達 40 種信息,每天收集高達 4GB 以上的數據,獲得的數據再與績效數據等匯總分 析,以挖掘相關性的洞察。 6 隨著技術的發展,相關 傳感器性能將會不斷提升,并且價格大幅度下降,為 大規模普及做好的鋪墊。辦公家具公司 Steelcase 則 通過在辦公場所的建筑物和家具中嵌入傳感器來搜集 各種數據了解工作和互動情況。開創了微表情、微行 為的識謊研究的保羅 · ??寺?Paul Ekman 博士的 “面 部 動 作 編 碼 系 統”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 7 正與新一代的人臉識別技術和分析技術結合,實現謊 言識別效率和精確度的大幅度提升,相信這一技術要 不了多久就可以應用于面試等場景。發現與衡量員工 的高價值行為與活動有助于提高個體和團體的整體績 效。 智能手機作為物聯網環境的重要接口,不管在任 何時間、任何位置,員工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查看自己 的相關信息和數據分析,有效規劃自己的工作進展, 以便更好達到組織的工作要求;并且通過系統了解到 群體數據與平均數據,通過與平均數據進行比對,發 現自身的不足,從而產生改進與優化的內在驅動力。 通過物聯網,決策者和員工之間還可以與客戶建立更 深層次的協作關系,從而提升組織的效率。智能手機 提供給員工一種靈活便捷的方式參與到物聯網生態之 中,它是未來職場物聯網的最重要接口。 員工出勤統計是人力資源工作的必要內容,企業 日常會議、培訓等可以基于位置跟蹤器自追蹤員工的 位置,統計員工考勤數據。 健康的員工可以有更好的表現,也更有工作參與 度。企業可以為所有員工提供健身追蹤器來追蹤他們 的健康狀況,并且根據他們的身體狀況提供合適的建 議。物聯網設備將幫助企業收集員工健康相關數據, 從而能夠設計和實施適當的員工健康計劃,以改善員 工的健康狀況,從而提高組織的生產力和活力。同樣, 服裝本身也可以變成互動界面。比如谷歌 Google 推出了 “Google Pants” , 其中導電金屬線編織成織物, 可以轉換成觸摸板。谷歌表示,同樣的技術可以用于 襯衫或任何由面料制成的東西。根據谷歌的說法,這 種導電布與普通面料“難以區分”,可以通過夾克按 鈕大小的芯片控制,而芯片按鈕又能感應觸摸,就像 智能手機屏幕一樣,可以無線傳輸到外部設備。 11 統 計數據表明 2015 年,消費者購買了超過 4,500 萬 臺可穿戴設備和健身追蹤器, 分析師預計到 2019 年, 每年的需求增長率將超過 45%,成為增長最快的技術 市場之一。 12 趨勢一職場物聯網2020 全球人力資源科技趨勢 2020 GLOBAL HR SCIENCE TECHNOLOGY TRENDS 15 物聯網告訴我們,許多 支持計算機的應用和設 備也將成為這個系統的 一部分您在家中使用 的設備,您在辦公室中 使用的設備,您隨身攜 帶的設備或車。這就是 即將到來的物聯網。 文頓 瑟夫 Vinton Cerf,谷歌 Google 副總裁兼首席布道官,“互聯網之父”之一16 本章小結 1. 物聯網具備的 6 個特性互聯性、異構性、動態性、海量性、安全性、易連性已經開始顛覆人們對生活的認知。 2. 物聯網生態系統架構主要分為四層數據層、連接層、軟件層、硬件層。 3. 物聯網可以使職場更加智能化 A. 通過供熱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物聯網可以根據員工的喜好提供更加舒適的工作環境。B. 物聯網可以監測工作場所人流信息,促進建立有組織和更安全的工作場所。 4. 物聯網可以識別和預測員工行為A. 物聯網使得人力資源部可以借助于數據洞察優化和改善職場環境、員工體驗、 規章制度、流程等。B. 不管在任何時間、任何位置,員工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查看自己的相關信息和數 據分析有效規劃自己的工作進展,以便更好達到組織的工作要求C. 企業日常會議、培訓等可以基于位置跟蹤器自追蹤員工的位置,統計員工工作 時長,打卡時間等考勤數據。 5. 企業可以為所有員工提供可穿戴設備來追蹤他們的健康狀況,并且根據他們的身體狀況提供合適的建議,提 升員工活力。 6. 通過物聯網,決策者和員工之間還可以與客戶建立更深層次的協作關系,從而提升組織的效率。 趨勢一職場物聯網2020 全球人力資源科技趨勢 2020 GLOBAL HR SCIENCE TECHNOLOGY TRENDS 17 注釋與來源 1.Patel, K. K., Patel, S. M. Internet of things-IOT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rchitecture, enabling technologies, application future challen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computing, 2016 65. 2.https// 物聯網 /7306589frAladdin 3.Gartner,“物聯網技術十大戰略趨勢 未來 5 年將推動數字業務創新”,2018 年11 月 12 日。 4.Josh Bersin Joe Mariani Kelly Monahan, “Will IoT technology bring us the quantified employee”, Deloitte University Press, 2016. 5. 邁克爾 · 韋德 Michael Wade 杰夫 · 克勞斯 Jeff Loucks 詹姆斯 · 麥考利 James Macaulay 安迪·諾羅尼亞 Andy Noronha, 全數字化賦能迎擊顛覆者的競爭戰略, 瑞士洛桑管理發展學院譯 / 出品 ISBN 9787508698328, 2019, 中信出版集團,北京 138。 6. 邁克爾 · 韋德 Michael Wade 杰夫 · 克勞斯 Jeff Loucks 詹姆斯 · 麥考利 James Macaulay 安迪·諾羅尼亞 Andy Noronha, 全數字化賦能迎擊顛覆者的競爭戰略, 瑞士洛桑管理發展學院譯 / 出品 ISBN 9787508698328, 2019, 中信出版集團,北京 148。 7. 邁克爾 · 韋德 Michael Wade 杰夫 · 克勞斯 Jeff Loucks 詹姆斯 · 麥考利 James Macaulay 安迪·諾羅尼亞 Andy Noronha, 全數字化賦能迎擊顛覆者的競爭戰略, 瑞士洛桑管理發展學院譯 / 出品 ISBN 9787508698328, 2019, 中信出版集團,北京 146。 8.https// 9. https// 10. https//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Misfit_Wearables 12.Design Spark,“物聯網 物聯網生態系統、應用行業和應用”,2018.182020 全球人力資源科技趨勢 2020 GLOBAL HR SCIENCE TECHNOLOGY TRENDS 19 預測分析即關于描述,預測,規范,最后形成自 動化決策的過程。通過技術手段,組織可以獲得 員工實時的行為數據, 處理數據并得到相關結果, 預知企業員工未來的行為趨勢,企業員工整體的 狀況,這些數據將為企業領導者和管理層提供決 策支持,及時做出應對方案或相關決策,其反應 的靈敏性可以保證組織快速適應市場變化,提升 組織在行業中的競爭力。 1從人力資源管理的層面 來看,預測分析未來可廣泛應用于招聘、入職、 培訓、 績效管理、 離職等方面, 提升組織運營效率。20 一、預測分析信息時代的超能力 預測分析 Predictive Analytic, 簡稱 PA 技術指 從經驗和數據中學習,預測個人未來行為以便做出最 佳決定的一種技能,包括數據建模,機器學習,人工 智能,深度學習算法和數據挖掘。預測分析可應用于 任何類型的未知事件,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例如,在犯罪發生后識別嫌疑人。預測分析的核心依 賴于捕獲解釋變量與過去事件的預測變量之間的關 系,并利用它們來預測未知結果。然而,關鍵之處在 于結果的準確性和可用性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數據 分析的水平和假設的質量。 2 【圖 2-1】商業智能技術波譜圖 圖片來源Wayne Eckerson, “Predictive Analytics Extending the Value of Your Data Warehousing Investment” 趨勢二預測分析與自動化決策2020 全球人力資源科技趨勢 2020 GLOBAL HR SCIENCE TECHNOLOGY TRENDS 21 預見能力并不是與生俱 來的神秘天賦,而是通 過特定方式思考、 收集 數據以及修正信念而形 成的產物。 任何有智慧、 善于思考且意志堅定的 人,都可以學習并培養 這些思考習慣。 菲利普 泰洛克 Philip E. Tetlock,賓夕法尼亞大 學沃頓商學院 The 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The Wharton School)教授22 以上預測分析的流程決定了預測分析具備的四大 特性。 4 預見性預測分析必須面向未來,著眼于預見 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水平。盡管它要以大量歷史資料為 前提,但僅僅把工作范圍局限于對歷史資料的整理, 停留在對過去情況的總結與說明上,而不管現實情況 如何變化,絕不是預測,更談不上科學預測。 明確性預測分析結果的表述必須清楚,不能 模棱兩可,似是而非,含糊不清。 相對性預測分析必須事先明確規定某項預測 對象的時間期限范圍。預測可分為長期預測和短期預 測,時期預測與時點預測。短期預測和時點預測的精 確度比長期預測和時期預測的精確度要好一些,而無 限遠期的預測沒有多大實際意義。 客觀性預測分析必須以客觀準確的歷史資料 和合乎實際的經驗為依據,充分考慮真實條件,不能 主觀臆斷,憑空捏造;否則會使預測混同于臆測。 圖【2-2】 預測分析的流程 趨勢二預測分析與自動化決策 。 32020 全球人力資源科技趨勢 2020 GLOBAL HR SCIENCE TECHNOLOGY TRENDS 23 在網絡時代呼風喚 雨的組織包括谷歌 Google 和 亞 馬 遜 Amazon。這些公司 的經營模式都仰賴以機 器學習為主的預測模 型。 凡桑特 達爾 Vasant Dhar, 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教授24 二、 預測分析如何推斷你的秘密 2011 年,惠普 HP 利用預測分析調查內部員工 的行為,通過掌握內部員工的動靜行為預測哪些員工 可能離職。企業收集了員工近兩年來的資料,如薪資 水平、加薪狀況、工作評價、調職情況等;通常來說, 薪水越高,加薪越多,績效評級越高,職工就越不可 能離職,這些因素就成為降低離職風險的驅動因素。 預測人員從每個員工的數據著手,分析員工預計的離 職模式,得出每個員工的“離職風險分數”,進而預 測出哪些因素組合的員工類型最有可能引發離職。 預 測人員和部門主管通過預測審慎了解部門員工的意 向,目的并不是以預測結果讓計算機自行做出裁員決 策,而是利用預測結果,協助主管做出決策,留住企 業中有價值的員工。通過“離職風險模型”,讓惠普 HP 避免因遍及全球各地員工頻繁離職造成的生產力 損失,減輕了大批量的人員增補工作。最終,預測分 析幫惠普 HP 省下了將近 3 億美元。 5 預測分析為商業預測帶來前所未有的精確性和準 確性。借助大數據和預測算法建立預測模型,可以更 好地預測員工績效,營業額風險等任何關鍵指標,可 以預測并準備營業額和人才短缺,還可以通過預測發 現高風險的候選人,避免雇傭高風險候選人,更好地 留住高價值員工, 推動企業決策策略由被動變為主動, 推動企業更多的自動化決策。 三、基于預測分析的自動化決策 自動化決策系統的使用與日俱增,它意味著軟件 或機器而不是人類做出決策。自動化決策最基本的概 念是編寫一個計算機程序,使用數據,規則和標準來 做出決策。 6 理想的自動化決策程序的運行,將取代并 消除在特定決策情況下對人類決策者的需求。業務規 則和程序指令由輸入的事件觸發, 然后由程序 “做出” 選擇并啟動操作。自動化決策程序大大擴展了計算基 礎架構,使計算基礎架構在極其昂貴的情況下應用自 動化決策變得越來越經濟與高效。需要注意的是,自 動化決策系統不是輔佐管理者進行決策的支持系統, 即自動化決策系統完全具備了“決策”能力。 從狹隘的角度來看,決定是選擇中經過確定的行 動方案。因此,自動化決策系統在預定義的各類方案 中進行“選擇”成為這個系統運作的要領。從更廣泛 的角度來看,決策涉及收集和評估情況信息的完整過 程,決策者需要最終定奪決策需求,確定或以其他相 關的方式定義出替代的行動方案, 選擇 “最合適” 或 “最 佳”行動方案,然后分別應用于需要的業務場景。因 此,自動化決策系統還可以通過全自動化模式或特定 部分自動化模式參與決策過程。自動化是指使用包括 互聯網、 大數據、 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處理并制定決策, 最終實施程序化決策過程。人類決策者可在事先用于 自動化決策程序之前做出完成決策任務的預測分析、 決策替代方案、 決策的規則、 模型和方法。 可以想象, 決策自動化程序可以從成功和失敗中“學習”,并自 動改進和更新相關的存儲過程、規則或決策可能性。 圖【2-3】 預測的過程 圖片來源Eric Siegel, 預測分析時代 趨勢二預測分析與自動化決策2020 全球人力資源科技趨勢 2020 GLOBAL HR SCIENCE TECHNOLOGY TR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