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eece"><table id="eeece"></table>
  • <option id="eeece"><noscript id="eeece"></noscript></option>
  • <bdo id="eeece"><center id="eeece"></center></bdo>
  • 歡迎來到環境100文庫! | 幫助中心 分享價值,成長自我!

    環境100文庫

    換一換
    首頁 環境100文庫 > 資源分類 > PDF文檔下載
     

    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 (版本2.0).pdf

    • 資源ID:10949       資源大?。?span class="font-tahoma">7.40MB        全文頁數:118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5碳幣 【人民幣5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5碳幣 【人民幣5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免費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 (版本2.0).pdf

    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 (版本2.0)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II) 2020年4月 聲 明 本報告所載的材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圖片、數據、觀點、建議,不構成法律建議,也不應替代律師意見。本報告所有材料或內容的知識產權歸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所有(注明是引自其他方的內容除外),并受法律保護。如需轉載,需聯系本聯盟并獲得授權許可。未經授權許可,任何人不得將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以發布、轉載、匯編、轉讓、出售等方式使用,不得將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通過網絡方式傳播,不得在任何公開場合使用報告內相關描述及相關數據圖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聯盟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 聯系電話010-62305887 郵箱 I 編寫說明 當前,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驅動的數字浪潮正深刻重塑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移動互聯、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與各個產業深度融合,推動著生產方式、產品形態、商業模式、產業組織和國際格局的深刻變革,并加快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孕育與發展。而越來越清晰的是,工業互聯網是實現這一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路徑,構筑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基石。 2016年,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II)發布了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版本 1.0),推動產業各界認識層面達成共識,為開展工業互聯網實踐提供了參考依據。通過幾年來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工業互聯網已從概念形成普及進入到應用實踐推廣的新階段,業界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已有高度的共識。在這一過程中,國內外均形成了大量的探索實踐,工業互聯網幾乎涵蓋了工業的各個行業、大中小各類企業乃至實體經濟的各個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能源、交通、醫療、服務等技術的融合集成初步顯現了其巨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為進一步創造新的生產力和發展動能奠定了基礎。 也因如此,豐富和多樣化的企業實踐和各類新技術的應用也對工業互聯網的體系架構提出了新的需求如何定義一個更加通用化的架構體系以指引各個領域的系統性布局,如何打通數字化轉型、業務體系、商業變革和工業互聯網技術架構的關系以更好 II 指導企業的發展實踐,如何充分考慮技術發展演進和落地實施部署需求以更好定義工業互聯網的層次架構、功能劃分和接口關系,從而為產業界提供科學、清晰和可操作的指南?;诖?,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下,凝聚產業界共識,研究制定了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版本2.0),在繼承版本1.0核心理念、要素和功能體系的基礎上,從業務、功能、實施等三個視圖重新定義了工業互聯網的參考體系架構,并逐一進行了展開,希望作為當前階段的一個認識,為政府、企業、科研機構、投資者等利益相關方提供引導和參考,共同推動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發展。 本報告主要分為八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工業互聯網的內涵與意義。第二部分回顧了體系架構1.0版本,并介紹2.0版本的定位與作用。第三部分明確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的設計方法論,剖析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的整體視圖。第四部分深入分析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的業務視圖,并給出產業、企業、工廠等不同層面業務目標與應用方向。第五部分剖析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的功能架構,探究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的功能視圖、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指出未來的發展趨勢。第六部分著重分析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的實施框架,描述網絡、標識、平臺、安全部分實施部署方式和關鍵要素。第七部分對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進行梳理。第八部分分析企業結合體系架構2.0在垂直行業的應用實踐。 III 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版本 2.0)編寫過程中也獲得了眾多專家的指導與幫助。特別感謝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信息技術發展司、網絡安全管理局等對報告的全面指導。報告編制中,編寫組就體系架構2.0設計關鍵問題先后征詢了鄔賀銓、方濱興、孫凝暉、于海斌、屈賢明、安筱鵬、呂衛鋒、王飛躍、韓秀成、趙敏、張俊等院士及專家意見,并結合意見對體系架構2.0進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上海優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戰略官林詩萬、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叢力群、華為集團標準與產業部首席產業規劃專家史揚等專家為報告提出了詳細的建設性指導意見,為體系架構2.0研究和本報告撰寫提供了重要參考。此外,白皮書編寫過程中也得到了聯盟成員及國內外眾多企業的大力支持,結合自身實踐經驗提供大量素材,對白皮書中觀點的形成和完善提出了重要建議。 在此一并感謝所有參與本報告編寫,以及為報告提供指導和建議的專家、企業和機構。 IV 指導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 組織單位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 牽頭編寫單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參與編寫單位(排名不分先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海爾集團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上海優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東方國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誼投資發展集團公司、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務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集團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北京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有限公司、中船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江蘇徐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索為系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埃森哲(中國)有限公司、參數技術(上海)軟件有限公司、ANSYS(中國)有限公司、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 編寫組主要成員 V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余曉暉、劉默、蔣昕昊、楊希、劉棣斐、曹薊光、張恒升、黃穎、李?;?、劉陽、池程、田慧蓉、劉曉曼、李藝、李錚、田洪川、譚小野、袁林、李亞寧、尹楊鵬、陳綺瑤、肖榮美、王峰、王欣怡、羅松、杜加懂、魏凱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張順茂、史揚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柴旭東、紀豐偉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張東 海爾集團公司陳錄城、王曉鳳、趙榕、田浩、黃梓洋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賀東東 清華大學王建民、王晨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于海斌 阿里研究院安筱鵬 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叢力群、王奕、楊海榮 上海優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林詩萬 北京東方國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鄧堯剛、金風明、李陽 北京建誼投資發展集團公司張鳴、孫永升、王宇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務股份有限公司楊峰、丁凱、李美玲 參數技術(上海)軟件有限公司劉強、郎燕 ANSYS(中國)有限公司孫志偉 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龐邢健 I 目 錄 一、工業互聯網的內涵與意義 1 二、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定位與作用 . 2 (一)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1.0的進展與成效 4 (二)從1.0到2.0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的演進 5 三、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總體框架 7 (一)體系架構設計方法論 7 (二)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 9 四、業務視圖 . 11 (一)工業互聯網的總體業務視圖 11 (二)業務視圖-產業層 12 (三)業務視圖-商業層 14 (四)業務視圖-應用層 15 (五)業務視圖-能力層 17 五、功能架構 . 20 (一)工業互聯網核心功能原理 20 (二)工業互聯網網絡功能視圖 24 1.功能視圖 24 2.現狀與問題 28 II 3.發展趨勢 31 (三)工業互聯網平臺功能視圖 34 1.功能視圖 34 2.現狀與問題 37 3.發展趨勢 39 (四)工業互聯網安全功能視圖 41 1.功能視圖 41 2.現狀與問題 44 3.發展趨勢 45 六、實施框架 . 47 (一)實施框架總圖 47 (二)網絡實施框架 49 1. 生產控制網絡建設 . 49 2. 企業與園區網絡建設 . 51 3. 國家骨干網絡部署 . 52 4.信息互通互操作體系部署 . 53 (三)標識實施框架 54 1、設備層系統部署 . 54 2、邊緣層系統部署 . 55 3、企業層系統部署 . 56 4、產業層系統建設 . 57 (四)平臺實施框架 58 III 1.設備層系統部署 59 2.邊緣層系統部署 60 3.企業層系統實施 61 4.產業層系統實施 62 (五)安全實施框架 64 1.邊緣安全防護系統實施 . 65 2.企業安全防護系統實施 . 68 3.企業安全綜合管理平臺實施 . 71 4.省/行業級安全平臺實施 72 5.國家級安全平臺實施 . 73 七、技術體系 . 74 (一)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總圖 74 (二)重點技術發展概述 77 1.5G技術 77 2.工業人工智能技術. 78 3.邊緣計算技術 79 4.區塊鏈技術 80 5.數字孿生技術 81 八、體系架構2.0在垂直行業的應用實踐 81 (一)垂直行業體系架構2.0應用方法 . 81 (二)船舶行業產業鏈協同優化應用場景 . 83 1.背景與目標 83 IV 2.功能架構 86 3.實施部署 89 (三)石化行業智能工廠建設 93 1.背景與目標 93 2.功能架構 96 3.實施部署 99 1 一、工業互聯網的內涵與意義 當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正面臨全新挑戰與機遇,一方面,上一輪科技革命的傳統動能規律性減弱趨勢明顯,導致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另一方面,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加速向實體經濟領域滲透融合,深刻改變各行業的發展理念、生產工具與生產方式,帶來生產力的又一次飛躍。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在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需求的帶動下,以泛在互聯、全面感知、智能優化、安全穩固為特征的工業互聯網應運而生。工業互聯網作為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正在全球范圍內不斷顛覆傳統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推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壯大。 工業互聯網是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工業互聯網通過與工業、能源、交通、農業等實體經濟各領域的融合,為實體經濟提供了網絡連接和計算處理平臺等新型通用基礎設施支撐;促進了各類資源要素優化和產業鏈協同,幫助各實體行業創新研發模式、優化生產流程;正推動傳動工業制造體系和服務體系再造,帶動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大 2 數據分析等以更快速度、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拓展,加速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進程。 工業互聯網是實現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工業互聯網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提供了具體實現方式和推進抓手,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對各類數據進行采集、傳輸、分析并形成智能反饋,正在推動形成全新的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充分發揮制造裝備、工藝和材料的潛能,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創造差異化的產品并提供增值服務,加速推進第四次工業革命。 工業互聯網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一是化解綜合成本上升、產業向外轉移風險。通過部署工業互聯網,能夠幫助企業減少用工量,促進制造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降低企業生產運營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二是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加快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廣,有助于推動工業生產制造服務體系的智能化升級、產業鏈延伸和價值鏈拓展,進而帶動產業向高端邁進。三是推進創新創業。工業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催生出網絡化協同、規?;ㄖ?、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新業態,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一二三產業、大中小企業開放融通發展,在提升我國制造企業全球產業生態能力的同時,打造新的增長點。 二、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定位與作用 3 面向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新一輪數字化浪潮,全球領先國家無不將制造業數字化作為強化本國未來產業競爭力的戰略方向。主要國家在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的過程中,不約而同把參考架構設計作為重要抓手,如德國推出工業 4.0 參考架構RAMI4.0、美國推出工業互聯網參考架構IIRA、日本推出工業價值鏈參考架構 IVRA,其核心目的是以參考架構來凝聚產業共識與各方力量,指導技術創新和產品解決方案研發,引導制造企業開展應用探索與實踐,并組織標準體系建設與標準制定,從而推動一個創新型領域從概念走向落地。 我國為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由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于2016年8月發布了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版本1.0)(以下簡稱“體系架構1.0”)。體系架構1.0提出工業互聯網網絡、數據、安全三大體系,其中“網絡”是工業數據傳輸交換和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支撐基礎,“數據”是工業智能化的核心驅動,“安全”是網絡與數據在工業中應用的重要保障?;谌篌w系,工業互聯網重點構建三大優化閉環,即面向機器設備運行優化的閉環,面向生產運營決策優化的閉環,以及面向企業協同、用戶交互與產品服務優化的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閉環,并進一步形成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四大應用模式。 4 圖1 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1.0 (一)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1.0的進展與成效 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 1.0 自發布以來,在凝聚我國政產學研用各界共識,指導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實踐應用、產業發展、生態打造、國際合作等諸多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推動工業互聯網相關基礎研究?;隗w系架構1.0,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組織編寫了 56 份研究報告,涵蓋網絡、數據、平臺、安全、應用等各領域,基本形成了對工業互聯網的體系化認識。二是促進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組織設立了 55 個測試床,重點開展了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邊緣計算等技術在制造場 5 景的測試驗證,并結合體系架構 1.0 提出的網絡、數據、安全等方向,輸出了數百項產品和解決方案。三是指導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建設。體系架構 1.0 為工業互聯網標準化工作提供理論框架與方向指引,推動工業互聯網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的出臺,助力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陸續建立起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 1.0 和 2.0 版本,并已成功立項平臺通用要求、安全總體要求8項聯盟標準,形成對新興領域關鍵技術、核心架構、測試評估、成果轉化等方面的規范和指引。四是引導工業互聯網應用探索與實踐。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遴選出 163 個優秀示范案例,在鋼鐵、石化、汽車、家電、信息電子、高端裝備等十余個行業和典型制造場景開展了網絡、平臺、安全等方面的應用試點,以標桿試點強化應用推廣,推進體系化應用探索與落地。五是推進國際對接與開放合作。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與美國IIC 基于頂層架構的共性開展了IIRA與體系架構1.0的對接和映射,也在積極與德國對接開展體系架構互認并聯合發布實踐報告等成果,組建工業互聯網專家工作組等多個執行對接組,為工業互聯網技術、產業、標準等層面的國際合作與共識達成奠定基礎。 (二)從1.0到2.0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的演進 體系架構 1.0 發布三年多以來,工業互聯網的概念與內涵已獲得各界廣泛認同,其發展也正由理念與技術驗證走向 6 規?;瘧猛茝V。這一背景下,有必要對體系架構 1.0 進行升級,特別是強化其在技術解決方案開發與行業應用推廣的實操指導性,以更好支撐我國工業互聯網下一階段的發展。 具體來說,一是提供一套可供企業開展實踐的方法論。重點是構建一套由“業務需求功能定義實施部署”構成的方法論,使企業能夠結合自身業務特點,明確所需要的工業互聯網核心功能,并進而指導相應軟硬件系統的設計、開發與部署。二是從戰略層面為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實踐指明方向。重點是明確企業通過工業互聯網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方向與路徑,結合企業基礎確立商業戰略與細分目標,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實踐價值,構建企業轉型升級優勢。三是結合規?;瘧眯枨髮δ芗軜嬤M行升級和完善。重點是從企業工程化應用視角,參考領先企業實踐經驗與最新技術發展,對工業互聯網功能原理進行明確與完善,形成一套實操性更強的網絡、平臺、安全功能體系。四是提出更易于企業應用部署的實施框架。重點是強化與現有制造系統的結合,明確各層級的工業互聯網部署策略、以及所對應的具體功能、系統和部署方式,以便對企業實踐提供更強參考作用?;谏鲜鏊姆矫婵紤],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組織研究提出了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旨在構建一套更全面、更系統、更具體的總體指導性框架。 在發展和演進的同時,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也充分 7 繼承了體系架構1.0的核心思想。一是體系架構2.0仍突出數據作為核心要素。業務視圖的數字化轉型方向、路徑與能力實質由數據所驅動,功能架構的網絡、平臺、安全服務于數據的采集、傳輸、集成、管理與分析,實施框架則核心回答了如何通過部署工業互聯網,提升現有制造系統的數據利用能力;二是體系架構2.0仍強調數據智能化閉環的核心驅動及其在生產管理優化與組織模式變革方面的變革作用?;隗w系架構 1.0 提出的三大智能化閉環,體系架構 2.0 將其歸納為共性的數據優化閉環,體現其在工業互聯網系統中無處不在的特征。這一數據優化閉環既可以作用于企業現有生產和管理,使之更加精準智能,也可以作用于資源配置優化與生產方式重構,引發商業模式創新;三是體系架構2.0繼承了三大功能體系??紤]到體系架構 1.0 中網絡、數據、安全在數據功能上存在一定重疊,如網絡體系包含數據傳輸與互通功能,安全體系中包含數據安全功能,因此在體系架構2.0中以平臺替代數據,重點體現1.0中數據的集成、管理與建模分析功能,形成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但功能內涵與1.0基本一致。 三、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總體框架 (一)體系架構設計方法論 工業互聯網是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實現工業數字 8 化轉型的復雜系統工程,融合了工業、通信、計算機軟件、數據科學等諸多領域的最新技術與產業實踐,因此在體系架構 2.0 的研究設計中,一方面充分參考了主流的架構設計方法論,包括以ISO/IEC/IEEE 42010為代表的系統與軟件工程架構方法論,和以開放組體系結構框架(TOGAF)、美國國防部體系架構框架(DODAF)為代表的企業架構方法論,以提升架構設計的科學性和體系性;另一方面借鑒現有相關參考架構的設計理念與關鍵要素,包括以工業互聯網參考架構(IIRA)為代表的軟件架構,以工業4.0架構(RAMI 4.0)和工業價值鏈參考架構(IVRA)為代表的工業架構,和以物聯網參考架構(ISO/IEC 30141)為代表的通信架構。 在架構設計方法論層面,體系架構2.0以ISO/IEC/IEEE 42010 系統與軟件工程標準為主要方法,重點參考該方法在架構設計中,對視圖、需求、系統、環境、模型等各類架構要素及相互關系的闡述,以此明確體系架構 2.0 研究設計的基本框架、描述方式與關鍵要素??紤]到體系架構 2.0 將對企業應用實踐發揮重要指導作用,因此在設計中也參考了TOGAF、DODAF等企業架構設計方法,在業務視圖中突出了企業商業愿景與業務需求,并借鑒從通用架構到行業架構、企業架構過程中的應用推廣方法。 在架構設計內容和要素方面,體系架構2.0充分參考了工業、軟件和通信等領域具有代表性的架構??紤]到體系架 9 構 2.0 將重點服務于工業領域,因此在架構設計中參考了RAMI 4.0 等典型架構對于工業體系的理解,包括基于 ISA-95 的由現場設備到經營管理系統的層級劃分,以及 IEC 62890標準體現的從虛擬原型到實物制造的產品/資產全生命周期理念。此外,考慮到數據在工業互聯網中的核心驅動要素作用,體系架構2.0也參考了IIRA以數據為牽引,定義控制、運營、信息、應用等功能域,描述信息流和決策流的功能架構設計理念,以及ISO/IEC 30141等通信典型架構對于不同設備、系統之間互聯互通的設計理念。 (二)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 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 2.0 包括業務視圖、功能架構、實施框架三大板塊,形成以商業目標和業務需求為牽引,進而明確系統功能定義與實施部署方式的設計思路,自上向下層層細化和深入。 圖2 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 10 業務視圖明確了企業應用工業互聯網實現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方向、業務場景及相應的數字化能力。業務視圖首先提出了工業互聯網驅動的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總體目標和方向,以及這一趨勢下企業應用工業互聯網構建數字化競爭力的愿景、路徑和舉措。這在企業內部將會進一步細化為若干具體業務的數字化轉型策略,以及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所需的一系列關鍵能力。業務視圖主要用于指導企業在商業層面明確工業互聯網的定位和作用,提出的業務需求和數字化能力需求對于后續功能架構設計是重要指引。 功能架構明確企業支撐業務實現所需的核心功能、基本原理和關鍵要素。功能架構首先提出了以數據驅動的工業互聯網功能原理總體視圖,形成物理實體與數字空間的全面聯接、精準映射與協同優化,并明確這一機理作用于從設備到產業等各層級,覆蓋制造、醫療等多行業領域的智能分析與決策優化。進而細化分解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的子功能視圖,描述構建三大體系所需的功能要素與關系。功能架構主要用于指導企業構建工業互聯網的支撐能力與核心功能,并為后續工業互聯網實施框架的制定提供參考。 實施框架描述各項功能在企業落地實施的層級結構、軟硬件系統和部署方式。實施框架結合當前制造系統與未來發展趨勢,提出了由設備層、邊緣層、企業層、產業層四層組成的實施框架層級劃分,明確了各層級的網絡、標識、平臺、 11 安全的系統架構、部署方式以及不同系統之間關系。實施框架主要為企業提供工業互聯網具體落地的統籌規劃與建設方案,進一步可用于指導企業技術選型與系統搭建。 四、業務視圖 (一)工業互聯網的總體業務視圖 業務視圖包括產業層、商業層、應用層、能力層四個層次,其中產業層主要定位于產業整體數字化轉型的宏觀視角,商業層、應用層和能力層則定位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微觀視角。四個層次自上而下來看,實質是產業數字化轉型大趨勢下,企業如何把握發展機遇,實現自身業務的數字化發展并構建起關鍵數字化能力;自下而上來看,實際也反映了企業不斷構建和強化的數字化能力將持續驅動其業務乃至整個企業的轉型發展,并最終帶來整個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業務視圖如圖3所示。 12 圖3 工業互聯網業務視圖 (二)業務視圖-產業層 “產業層”主要闡釋了工業互聯網在促進產業發展方面的主要目標、實現路徑與支撐基礎。 從發展目標看,工業互聯網通過將自身的創新活力深刻融入各行業、各領域,最終將有力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實現這一目標,構建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基礎是關鍵,這也是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核心。全面連接顯著提升了數據采集、集成管理與建模分析的水平,使各類生產經營決策更加精準和智能,同時也使各類商業和生產活動的網絡化組織成為可能,大幅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13 基于這一新基礎,一是一批以數據為核心,提供數據采集、網絡傳輸、數據管理、建模分析、應用開發與安全保障等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的企業快速成長興起,形成一個工業數字技術的“新產業”,并成為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二是各行業紛紛探索運用工業互聯網提升現有業務,形成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一系列數字化轉型的“新模式”,這之中既有數據智能對現有業務的優化提升,也有基于網絡化組織帶來的模式創新與重構;三是伴隨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將在諸如網絡眾包眾創、制造能力交易、產融結合等領域涌現一批服務企業,形成數字化創新的“新業態”。 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共同構成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同時也是工業互聯網價值創造的關鍵路徑。工業互聯網業務視圖產業層架構如圖4所示。 圖4 工業互聯網業務視圖產業層架構 14 (三)業務視圖-商業層 “商業層”主要明確了企業應用工業互聯網構建數字化轉型競爭力的愿景理念、戰略方向和具體目標。商業層主要面向CEO等企業高層決策者,用以明確在企業戰略層面,如何通過工業互聯網保持和強化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 從目標愿景來看,在數字化發展趨勢下,企業應加快依托工業互聯網來構建數字化轉型的競爭優勢,形成以數據為核心驅動的新型生產運營方式、資源組織方式與商業模式,以支撐企業不斷成長壯大。 為實現上述目標愿景,企業可通過工業互聯網,從提升價值、創新模式和降低成本三大戰略方向進行努力。例如,在提升價值方面,工業互聯網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對接客戶,通過產品創新實現更高附加價值;在創新模式方面,工業互聯網可以推動企業由賣產品走向賣服務,創造新的業務模式和收入來源,甚至進一步實現生產、服務與信貸、保險、物流等其他領域的創新融合,進一步釋放數據價值紅利;在降低成本方面,工業互聯網通過數據驅動的智能,可以幫助企業在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停機與不良品、減少庫存等一系列關鍵環節和場景發揮作用。 上述三大戰略方向可進一步分解和細化為若干戰術目標,如商業模式、市場需求、產品質量、生產效率、運營管理、資源調配和交付速度等,這是工業互聯網賦能于企業的 15 具體途徑。工業互聯網實現企業各層級要素全面互聯,對各類數據進行采集、傳輸、分析并形成智能反饋,助力企業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運營管理提升,加快市場需求響應與交付速度,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強化商業模式創新,實現各類生產經營活動目標的提升優化。工業互聯網業務視圖商業層架構如圖5所示。 圖5 工業互聯網業務視圖商業層架構 (四)業務視圖-應用層 “應用層”主要明確了工業互聯網賦能于企業業務轉型的重點領域和具體場景。應用層主要面向企業CIO、CTO、CDO等信息化主管與核心業務管理人員,幫助其在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業務中確定工業互聯網的作用與應用模式。 產品鏈、價值鏈、資產鏈是工業企業最為關注的三個核心業務鏈條(包括這三者所交匯的生產環節), 工業互聯網賦能于三大鏈條的創新優化變革,推動企業業務層面數字化發展。一是工業互聯網通過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連接與貫通,

    注意事項

    本文(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 (版本2.0).pdf)為本站會員(風云天下)主動上傳,環境100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環境100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7 環境100文庫版權所有
    國家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6041442號-6

    收起
    展開
    中文无码小说
  • <xmp id="eeece"><table id="eeece"></table>
  • <option id="eeece"><noscript id="eeece"></noscript></option>
  • <bdo id="eeece"><center id="eeece"></center></bdo>